第262页(1 / 1)

('全家人都不同意,赵雪窝想了想,道:“要不我送他去国子监吧,读书可能来不及,不过学学功夫总是好的,以后进御林军总比回乡好,当然了这事得他自己愿意才行。”赵雪窝有个免试名额,如今元宵和粽棕都已经进了国子监,短时间内肯定用不到了,再者赵老二承袭了公爵,也是有名额的。就连雨生自己也有名额,不过他肯定不愿意,赵雪窝也懒得和他掰扯,能顺顺利利的解决了这事最好。赵老二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既不用委屈自己孙女,又报答了楚家的恩情。可楚大郎不愿意,他非要见平阳一面,让平阳当面选择。有赵雪窝做主,楚大郎还是见到平阳了,平阳怎么可能愿意跟楚大郎回到那个脏兮兮永远也见不到希望的小山村,不过她也没直说。只说父母找了她十几年,对她寄予厚望,她不能让父母伤心,这门亲事是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定的,她也没办法,如今只能一别两宽,祝他有个好前程。楚大郎不傻,平阳一说就明白了。雨生和杨二妮坚决不同意楚大郎留在京城,这就是个随时都可能爆发的隐患,万一影响了平阳议亲怎么办。赵雪窝懒得管雨生家的事情,但楚大郎给他跪下求他收留,说什么也要留在京城。【gzh:又得浮生一日凉呀~】他没办法,把人送去了国子监。雨生还是不同意,万一外人认出来怎么办?赵雪窝只能收了楚大郎为义子,声称是他以前的部下战死后留下的遗孤无人抚养,最近接了过来。这样雨生才勉强同意了,并让赵雪窝保证,楚大郎永远不能找平阳的麻烦。正式认楚大郎为义子那天,赵雪窝给楚大郎起了名字,这可是他超常发挥第一次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楚遂。全家包括薛彩樱在内,都给赵雪窝竖大拇指:“雪窝大哥,你能耐了,竟然起了这么好听的名字。”赵雪窝得意极了,“这不是最近读书多,灵感来了嘛。”薛彩樱看向元宵,忍不住笑道:“当初你爹险些管你叫赵冰雹。”元宵一脸黑线,倒是水笙没忍住嗤的一下笑出了声,接触到元宵恼怒的目光又收了笑。水笙自从被公主威胁后一直躲着元宵,好在元宵很少回来,并没有人注意到两个人之间的反常。今天赵雪窝收义子,全家都得出席,元宵和粽棕都回来了,两个人难免碰面。水笙一向安静,不怎么爱凑热闹,一开始元宵意识到她的举动也没放在心上,今天这么明显避开他的目光就有问题了。晚饭过后,元宵堵住了水笙,偏头打量着她的脸色问道:“你是不是躲着我?”水笙否认道:“没有,义母让我把这个送后院去,我急着过去。”水笙神情躲闪,元宵怎么看不出来她在说谎,“是我做了什么?”水笙还是不肯承认,却从怀里摸出一支发钗来:“刚不小心弄掉了,你帮我戴上。”水笙的行为实在反常,元宵莫名其妙的接过发钗,稍一犹豫插在了她乌黑的发髻上,“这样?”水笙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模样,心跳的飞快,耳根如火烧一般,滚烫滚烫的。她借口送东西匆忙走了。元宵看着她慌慌张张的背影,忽然想起奶奶寿宴那天的事,公主让他帮忙戴发钗,难道水笙是因为这个生气了?元宵没想明白这事也就不想了,他和粽棕只请了半天假还要赶回书院。如今楚遂认了父亲为义父,也就是他的义兄了,听从父母的嘱咐,到了国子监,他还要多照顾一下。楚遂没读过书,他需要抽出时间教他读书识字,至于拉弓射箭学习武艺的事情,有粽棕根本不需要他费心。元宵年纪虽小,可他已经教过好几个学生了。水笙、年年、十五还有睿睿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对于楚遂,他还算是有点心得。只可惜,楚遂练武很用心,对于读书识字仿佛赶鸭子上架一般,毫无想法。“元宵,我听说你也定亲了,就是家里的水笙,是吗?”楚遂刚拿出三字经,才跟着读了一句就岔开了话题。元宵正在琢磨怎么让楚遂接收的快点,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句:“是啊。”楚遂忽然发出灵魂一问:“那假如,你不是侯府的大公子,而是一个普通的乡下野孩子,有一天被你的亲爹娘接走回村种地,水笙会和你一起走吗?”第118章楚遂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问到元宵的灵魂深处了。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楚遂又问:“或者,忽然有个陌生人出现,说是水笙的亲爹娘,要带走她,不允许你们在一起,而她的亲爹比你爹的官还大,你会放手吗?”这个问题简单,元宵毫不犹豫的说道:“不可能,我爹可是侯爵,什么人的官比我爹还大,再者水笙她爹是我舅舅,不可能出现你说的这种事。”楚遂笑了,他很少笑,不过笑起来还挺好看的,只是有些苦涩,是他这个年纪不可能出现的苦涩,“万一呢?这世道谁能说的准。”元宵没兴趣教他读书了,“我这几天忙,你还是跟粽棕学吧,反正他也不喜欢读书,除了练武闲的很。”元宵说完这话就走了。楚遂看着元宵的背影嗤了一声,就知道不关自己的时候,谁都可以说大话,关系到自己,有几个人能比他做的好。元宵心思干净,从小到大一门心思读书,就准备读出个名堂来,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标明确,也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着。可今天这个小插曲让他心绪波动竟然第一次失眠了。如果他是楚遂,水笙跟着有能耐的爹娘走了,他会老老实实的放手吗?如果为了她的幸福,他可以委屈自己放手,那水笙呢?她也会像平阳一样毫不犹豫的断掉和他的一切吗?再或者像楚遂说的,他不是爹娘的亲生儿子,必须跟着亲生父母回乡下种地,再也不能读书,不能考科举,水笙愿意和他一起受苦吗?有些事情不能细想,还不到17岁的元宵,第一次尝到这种百转千回却又怎么都无法遏制的情绪。第二天元宵苦熬了一天,到了晚上他连功课都没做借了国子监的快马一路赶回了侯府。这可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做这么出格的事情。当然了这次他是偷偷回来的,不能被家人看见,只问水笙一句话就走。他把马拴到侧门角落,翻墙回了东院。元宵忽然出现在水笙的房里,吓了水笙一跳。她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元宵,话都说不利索了,“你,你怎么回来了?”一路上元宵反复复盘怎么和水笙说,可谁知道见了面,他这舌头像打了结,怎么都说不出口了。“我……”水笙纳闷道:“还不到休息的日子吧,我记着还有半个月呢,就你自己回来的?粽棕呢?吃饭了吗?”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