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卓思衡希望他们至少能暂时接受这种死别的苦痛,直到长大,直到有能力分辨,再去为这份隐痛和悲伤去抉择自己的命运。“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你们长大的路途之上,在你们祖父为你们安排的人生道路之上。”卓思衡耐心道,“你们不喜欢这个答案,希望今天就能解决你们心中的困惑和仇恨,但这是不可能的。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给自己点时日去思索,去想想祖父希望你们如何做,而你们自己打算如何做,不是靠一时冲动,却为全家惹下祸端。”“爷爷想要我去国子监读书。”白泊宁听过卓思衡的话后,似乎平静许多,已经能止住眼泪说话了,“他说我爹和二叔吃书很慢,不如我聪敏,他想我考取功名,给家中光耀门楣。他想让妹妹也去念书,他说眼看着官家女学要兴盛,我们家的姑娘也不能落在人后。”“既然你清楚,那你的打算呢?”“我不想读书,不是我读不好,不是我怕辜负爷爷的期许,而是我觉得读书帮不了家里人……我想从军,想去做禁军!”白泊宁的眼睛忽然亮起了光,“我若能在军中举足轻重,也没人敢对我爷爷肆意妄为了。”其实并不能,但思路是对的。在自水龙法会后的几件事启发下,卓思衡也开始觉得兵权之重实在令人垂涎,小孩子经此一役想到这点也是难得。不过这或许真是个合适的选择,反正白泊宁还年轻,又有父母在,或许自己可以让他们自己打算,也给孩子准备另一条可走之路。“那好,你如果相信我,我会同你爹娘言及此事,让他们去替你打算,只是事成不成,看他们也看你自己,路有很多走法,读书也好,从军也罢,你愿意走下去的那条,就都是通达之途。如果你真的打算去禁军,我可以帮你安排,你想读书,我也可以当你的老师。记住,别被仇恨蒙蔽了明智,但也别忘记是为何做出的这个选择。”卓思衡摸了摸男孩的脑袋,他无法微笑,但也想让孩子觉得自己亲切一点。白泊月听过后也明了些其中门道,忙问:“你真能让哥哥如愿以偿?你到底是谁?”“是个说话算话的人。”卓思衡说道。“我相信你。”白泊宁也接话道,“我相信您是因为,您和我们说话时,好像我们已经是大人了。”不,不是的,傻孩子,如果你们是大人,我说不定收缴武器后就直接抽你一巴掌让你彻底清醒了……卓思衡叹气,心道还是个实心眼的孩子,可他又不能直说,只能温言道:“那就乖乖喝几口水,再回去前面陪伴爹娘和叔叔姑姑,家中变故,越是孩子越要努力长大,学会忍耐和分担就是你们开始长大的第一课了。”这些话两个孩子略有些似懂非懂,可又能感觉到其中那股莫名的力量,想想方才险要,似乎真的差点断送爹娘的性命和祖父的苦心,两个人略有惭愧,但也忍不住再度难过起来。卓思衡知道无需赘述,两个孩子的一只脚都已迈入成人世界的门槛了,他带着沉重心情,没收了“凶器”,转身出门去,让孩子们静静消化这份无奈。门外小苑,忠诚的仆人还是因为担忧外人对少主不利,徘徊在安全的范围内逡巡,又保证坚守主家让三人私下谈话的命令,没有靠近,卓思衡见状走过去,将裁刀和小钗都递给老仆,和蔼道:“辛苦老人家看护,这两样东西是你家小少爷和大小姐交出来的,你不必多问,交给白大人,他自会明了。”老仆谢过卓思衡,便慌忙去看两位小主人的情形了。卓思衡站在白府御赐宅邸陈景典雅的花苑回廊当中,才发觉这处隐秘的地方已在内宅了,他不宜久留。就在他准备离去时,却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按照不知从哪里来的奇怪规矩,他和云桑薇定下亲事后便被禁止见面,此时两人相间遥遥一望,卓思衡只觉心间稍稍好过些许。他还在思索这个规矩,是不是无意见面后要赶紧离开,谁知云桑薇却朝他走了过来。第181章“白老夫人晕厥后,多亏有你妹妹慈衡照顾,此时已是能睁开眼了,内苑里外人实在太多,善荣郡主让些许人先离开,哀思有表即可。”云桑薇同卓思衡边说边沿廊路走,此处僻静少人,话说得久些,也不会有人打扰。“白大学士骤然离世,白家上下也是猝不及防,怎么可能有周全的准备?为难他们,今日还要撑起门面。”卓思衡说道,“故而人少些,反倒是给人家少些烦乱,郡主明理。”云桑薇也是同想,点头后似乎想起什么,又问:“方才听前面来人通传说……越王来了?”提到越王,卓思衡的语气都冷淡了好多:“皇命在身,他不敢不从。”云桑薇自然听得出来,于是道:“你是不愿意见他那副耀武扬威的样子才躲到这里来的吗?”“白大学士的孙子和孙女伤心过度,我送他们到内苑来安慰几句。”这些话对云桑薇讲出,卓思衡倒不觉似之前那般憋闷。云桑薇心中清楚,再忙乱的主家也不会将自家孩子交给客人看管,其中必有什么隐情,但她也晓得卓思衡此时又其不必细说的道理,于是也不去追问。两个人静静并肩走了好一段路,卓思衡忽然问道:“长公主可送来什么东西?或是差遣来什么人探望?”“长公主前些日子染了风寒,不宜探视,送来了丧仪典备诸多必要之物,都是能解燃眉之急的,是善荣郡主代她寄表哀情亲来吊唁的,对了,长公主还特意遣罗女史来递上一份她亲书的祭表烧焚。”云桑薇知无不言道。长公主当然不会大张旗鼓参与到这件事来当中,但是她未必就没有自己表态的方式。长公主怎么会不知道,白家遭逢此无妄之灾,怎会对皇家无半点怨怼?毕竟皇帝也确实牺牲了他们应有的公道,来维护皇家子嗣的颜面与王权的尊严。而长公主是不会来此替越王分担这份怨恨,她只是旁观并施以援手,以隔岸观火的姿态看待后续,这是明哲保身,却也是一种态度,须知长公主最爱扮演的便是皇朝的调停者这一角色,若照往常,出了这样大的事情,她必然会亲自露面施展手腕从中斡旋,从大局上不至于要朝臣和皇家离心离德,从私心上则让自己的话语权更为人所知。二者如今她都摒弃不用,可见是对越王失望至极,也让其去咎由自取今日应得的恨意。卓思衡正想问罗女史可有代长公主说些什么,就见罗元珠正由白家的侍婢相引,自二人对面的茂林小径迎面而来。似乎没有想到会在这里不期而遇,罗元珠的压抑并不亚于卓思衡,而云桑薇惊讶地发现,卓思衡是以朝臣往来之平仪同罗女史见礼。而罗女士也坦然相受,还以平礼。这与她寻常所见大为不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