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苏则大声说道:ldquo大家再检查一遍东西,看看笔和准考证带了没有。rdquo大家纷纷低头检查自己的东西,还好,都带齐了。众人各自选好位置坐下,女同志们都想挨着杨君苏坐,温明知也想挨着她坐,可惜被人给挤出来了。他只好走到张进开的那辆拖拉机,坐到男同志中间。大家对温明知十分尊重,纷纷让座:ldquo杨姐夫,这边坐。rdquo张进坐在驾驶座上,不由得摇头叹息。现在很多人快忘了温明知姓温了,见了他都叫杨姐夫,或者是杨场长的爱人,还有个外来的人叫他杨同志。温明知倒不怎么在乎,张进却十分在乎。做为一个男同志,怎么可以这样呢?他同情地回头看了温明知一眼,大声喊道:ldquo大家坐稳了哈,我们要出发了。rdquo两辆拖拉机一起出发。他们提早半小时到达考场,大家争分夺秒地看几页书,临阵磨刀,不快也光嘛。8点半左右,学校大门打开,监考老师站在校门口检查准考证,大家鱼贯而入。杨君苏跟农场的这帮人分在不同的考场,好几年没考过试了,杨君苏既熟悉又陌生,心里还算平静,她应该能考过吧。上午考语文,题目不难。杨君苏被前世那些脑回路复杂的出题人折磨过,看到过分简单的题目,第一时间不是窃喜,而是怀疑。这题目会不会有陷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出题人的真实意图吗?转念一想,70年代的出题人还是挺淳朴的,相信人家吧。第一场考完,杨君苏自我感觉良好。出来后跟大家见面,她发现少部分感觉良好,大部分人垂头丧气。中午,大家找了个间饭店,一个一大碗肉丝面,吃完歇一会儿,接着考第二场。下午考的是史地。下午出来时,大家是哀鸿遍野。有的人直想咣咣撞大墙:ldquo杨姐,地理有一道题你说过的,就是那什么铁路,我当时记住了,考试时怎么也想不起来,我完了完了。rdquoldquo快别提了,有一道历史大题,杨姐也提过。我脑子进水,没记仔细。rdquo大家一听杨姐还有这本领,纷纷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ldquo杨姐,你对于明天的数学考试能不能简单地说几两句?rdquo杨君苏摇头:ldquo我跟它不熟,没啥好说的。考过的大家就别想了,准备明天的两场,争取考好点。rdquo第二天是数学和政治,杨君苏对数学是感觉还行,对于政治是感觉很行。以前她以为自己最擅长的是语文,现在一看最擅长的应该是政治。女人果然天生适合搞政治。考完试后,那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当然愁的是大多数。温明知问杨君苏道:ldquo苏苏,我看你的神色,你肯定考得不错。rdquo杨君苏笑着说:ldquo感觉还行,你呢?rdquo温明知小声说:ldquo我也觉得挺好的。不过,看大家这么沮丧,我没好意思说考得不错。rdquo杨君苏找到杨春和杨婷婷,杨婷婷说她考得还行,杨春是欲哭无泪,杨秋也是长吁短叹。杨君苏安慰道:ldquo没关系,你们年纪还小,今年考不上,明年接着考,别灰心。rdquo杨秋哭丧着脸说道:ldquo姐,我感觉我不行,我的脑子可能也就比二宝强一点,跟你比差太多了。rdquo杨二宝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这是什么话呀?他招谁惹谁了?算了算了,他不跟考试失利的人一般见识。考完试后,大家一齐回去。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12月底,教育通知一部分学习体检。体检合格后,接着等通知书。杨君苏和温明知报考的是他们省最好的大学,山河大学。杨君苏报的政治系,温明知报的是中文系。杨婷婷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报的是首都师范,杨春和李卫红她们对自己的成绩没有信心,就报了本市的师专,杜娟报的是海城大学。其他人报的志愿五花八门,全国各地的都有。到了1月底,第一批录取通知书到了。杨春和李卫红考上了本市的师专,两人大喜过望。李卫红的家人也是一脸震惊,最惊讶的是李卫红的哥哥,据说他拿着通知书看了三遍,生怕人家寄错了。李卫红跑到杨君苏家报喜:ldquo杨姐杨姐,原来我不是朽木,我一雕就成。rdquo杨君苏笑道:ldquo你多聪明啊,怎么可能是朽木?是不是把你的全家给震住了?rdquo李卫红得意地说:ldquo那是肯定的。rdquo杨春跟李卫红差不多,前后脚来跟杨君苏报喜。杨君苏的三叔激动得去供销社买了鞭炮,噼里啪啦地放了一通。叶老太和杨富贵也激动得难以自抑,激动完毕,他们想起杨君苏和杨秋,心说,怎么这两人的通知书还不来?杨利民和叶香云比杨君苏和杨婷婷本人还着急,恨不得一天问三遍。杨利民道:ldquo连小春都考上了,没道理咱君君考不上呀。rdquo叶香云:ldquo也不一定吧,这世上哪能所有的运气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呢。rdquo二月初,杨君苏和温明知同时收到了通知书。温阳秋和于凤华激动得哇哇大叫,把邻居们都吸引过来了。通知书压根就没到两个当事人手中,先在众邻居手中转了一圈。马翠花感慨万端地摸着通知书,还拉过自己的儿子让他摸一把沾沾喜气。胡美平酸溜溜地说道:ldquo人家小杨真厉害,说考大学就考大学。rdquo马翠花在旁边说道:ldquo是啊,人家有本事还运气好,自己能干不说还摊上那么好的公婆。rdquo两人罕见地没有互掐。大家围着两人说恭维话:ldquo小杨,明知,你们俩可真厉害,以后都是大学生了。rdquoldquo哟,你们以后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邻居。rdquo杨君苏面带笑容,从容应对:ldquo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呀,我们怎么会忘了你们。rdquo还有的人问孩子的事。杨君苏神色一黯,说道:ldquo孩子我们也舍不得呀,但现在只能搁家里,麻烦爸妈照顾他们了。不过,我们有寒暑假,7月份就可以回来了。rdquo胡美平本来想刺杨君苏一句:ldquo你怎么能那么心狠丢下孩子不管。rdquo但她不敢惹杨君苏,只能默默咽下这句话,回到家跟马翠花说了。马翠花道:ldquo人家于姨和温叔对孩子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小杨有什么不放心的?换了我也放心。rdquo胡美平瞪着眼道:ldquo当娘的怎么能离开自己的孩子呢?我看杨君苏就是心狠,她平常对孩子也没有明知上心。rdquo马翠花嗤笑一声:ldquo孩子又不是杨君苏一个人的,凭什么就该只有她上心?我看小杨才是真正活明白的人,人家领导也当上了,大学也要上了,公婆敬着,男人疼着。不像我们,天天累死累活地为男人做牛做马,谁尊重过我们?要是再来一次,我也要像小杨那样。当什么好媳妇好老婆,都去他大爷的吧。rdqu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