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建明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做,除了特地跑了趟省城找了一堆复习资料,剩下的时间都是隔三差五就送些肉啊菜啊过去。闻婷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去跟国营饭店大师傅学了煲汤,三不五时就送一趟,喝得她都胖了一圈,新做的衣服都紧了几分。不过也可能是这些汤汤水水喝下来,到了十月份的高考时,秋风萧瑟之际,她不仅没了以往的手脚冰凉,整个人也面色红润。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调整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优状态。贺建明再三和她检查了准考证等资料,确认无误后才目送她进了考场。坐在考场中的闻婷看着分发下来的空白试卷,上头还散发着淡淡的墨水味道,她深深吸了口气,拿起手中的笔,郑重地在第一行写上——姓名:闻婷。第85章 消失1977年的高考时间只有两天, 文科和理科的前三门考试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文科需要加考史地,理科则是加考理化。如果选择报考外语专业, 还需要额外考多一门。考试成绩大概半个多月就出来,但一直快到农历年底,清水村的考生们才陆陆续续收到了通知书。闻婷也是其中一人, 她和李卫东、江俊伟三人几乎是同一天就收到了首都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两个女知青中,林晓月踩着分数线上了首都师范大学,陈晓梅好像考试的时候吃坏了肚子, 第二天最后一门考试没考好,分数不够去不了首都,最终选择了一所省内的普通大学。而男知青中, 除了个别真的看不下书的外,其余都纷纷考上了自家省内或者邻省的大学,成绩不算优异,但只要能回城,每个人都很开心。而清水村的村民里头, 跟着闻婷坚持上提高班的几个人也都纷纷考上心仪大学, 周安和考上了首都理工大学, 成了老周家的骄傲。一家子来跟闻婷道谢时, 手里都提了好些东西。闻婷没收,只说他考上大学是靠的他自己, 毕竟理科知识她也教不到多少, 几乎都是他自学而成。周安和眼里闪着泪光:“可要是没有闻知青你跟村里提议, 我也没机会考上这个大学, 这一切都是闻知青帮我争取来的机会。”周家人也纷纷说对, 周桂芬硬是帮着把东西给闻婷留下, 然后一家子人急急忙忙离开,就怕闻婷不愿收。闻婷无奈地笑了笑,这功劳也不止她一个人的啊。资料是她和李卫东江俊伟三个人贡献的,讲课的时候是她和江俊伟轮流的,所以这些东西他们也有份。但他们两人其实都不在意这些东西。想了想,闻婷把那些存放不住的拿出来给知青点的大家伙加了餐,剩下的都拿给了老村长。周桂芬吓了一跳,还以为她又把东西拿回来。闻婷笑笑解释道:“那不是,我是听郝大嫂说村里要办升学宴庆祝大家伙考上大学,我想着这些东西正好能用上,再多加两个菜也好。”周桂芬只好在老村长的示意下收下了。不过转头想想也是好事,可以看出闻知青这人确实心好,不然也不会教出这么多人考上大学。反正东西她收下了,想自己留下还是送出来加菜,都是她的决定,听她的就行。只是没想到闻婷的做法启发了其他人。随后没多久,江俊伟,李卫东等人也纷纷送来了食材,有乡亲们送的,也有自己的存粮,因为拿到通知书都决定回城,赶着回家过个年后去学校上学,所以都整理了东西,能带的就带走,带不走的都送给村里需要的人家。整个知青点都喜气洋洋的,除了没考上的孙援朝和另一位在村子里结婚生娃的老知青没考上心情有些不妙外,其他人都忙着打包行李,托人订车票。闻婷也收拾好了行李,她不想回家,贺建明便接着她去了镇上的房子住。临走时,郝大嫂郝二嫂都满脸不舍,要不是她说过年的时候还要来拜年,两人都拉着她手不肯放。江俊伟看着她坐在那男人的自行车后座,两只手轻轻放在那人腰间,两人默契对视的模样,只觉得心里头什么滋味都有。他从来没有见过她那样的眼神。满满的柔情中带着喜爱,即便白天的日光很亮,也能看到她眼眸里头闪烁着明亮的微光。这样的眼神只有在对着那个男人的时候才有。他从来不曾看到她对自己这样看过。江俊伟觉得眼睛有些酸涩,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慢慢消失,他察觉到不对劲,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闻婷离他越来越远,远到好像从来不曾在他生命中出现。再见了,我爱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