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谚没耐心地摆摆手道:“好了,五六十年过去,恐怕青玄都死了!还去什么皇宫!我们啊,哪儿都不去了,就在这里养着也不错,你说是不是紫鸢。”文璃其实是想让韦谚去跟墨云说两句好话,他知道墨云只是看起来凶巴巴的,最容易心软了。可韦谚没心情,他气自己空活了千年,竟然还是如此无能。他赌着气,走到紫藤花架下面,指尖抚过花藤,数根藤枝从架上伸下来编成一个吊床,把韦谚兜了起来。墨云的声音在文璃身后道:“我帮他。”韦谚从吊床上坐起来不可置信地看着墨云,眼中有光闪动,也许是泪。“等青玄传来消息,我会帮你把紫藤花移过去。”墨云说完,没等文璃和韦谚反应过来,就转身走了。韦谚问文璃:“他是认真的吗?他一直对我很有敌意。”文璃点点头,“他说了,就一定会帮你。他对你的敌意,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到底怪谁吧!当初要不是你来劫走青玄,又怎么会惹出这么多事来?”韦谚道:“我知道,青玄对于他,就像紫鸢对于我。”事情解决了,韦谚心情大好,在文璃身后追问,“可是,又不同,紫鸢是妖,青玄是凡人啊,他俩这样会有问题的吧?文璃,妖身上有妖毒啊,青玄一介凡人肉身怎么受得住……哎,文璃!你听我说啊!”文璃已经不见了。青玄回到皇宫,还没来得及更衣沐浴,就被元历帝召见。青玄匆匆换了朝服往政德殿走去。青玄入了政德殿,行礼。元历帝一脸怒气坐在龙案后面皱眉,“平身平身!给我皇儿赐座!”元历帝把几份奏折让旁边小宫人拿下去给青玄,“你看看!你看看!气死我了!我才离开武北一年多,那些番邦竟然纷纷反了,还给自己封什么汗!他们想独立,还早八百年!朕要御驾亲征!”青玄接过小宫人送下来的奏折。武北边境三个部落联合起来宣布独立,不再奉国朝为宗主国。起初只是在边境小城内劫掠滋事,上个月这三个部落一共占领了武北边境十几个小城。“我国朝子民,竟然沦为番人奴隶!岂有此理!皇儿,你给朕拟旨,朕要御驾亲征!”青玄道:“陛下,中都恒璟朝堂尚未稳定,有些老臣对您登基颇有微词,还需要您亲自坐镇朝堂,不可由他人代政!”元历帝拍案,“若朕还在北境,哪里轮得到这些番邦小贼,窃我国朝一寸土地!”青玄道:“儿臣不才,愿替陛下亲征武北!”“你去?不行!朕还需要你在身边打理朝政。何况你从未领军打仗!朕已经封了叶将军为护国镖旗大将军!由他领军二十万去平定武北!”青玄道:“陛下,儿臣只需大军十万!半年内可平定武北!”“哦?你有何计策?”“陛下,请听儿臣细细道来。”半个时辰之后,青玄说完了自己的计划。元历帝若有所思,本朝开国皇帝就是武将,端王此前也是辅佐父皇和皇兄征战的猛将,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青玄所说“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计策,元历帝始终觉得是文人纸上谈兵而已,可太子玄的安排听起来似乎有些合理。青玄又继续道:“驱逐外藩,势在必行。但眼下正值秋收,不宜出兵,陛下可先命督粮官筹措粮饷,并同时让现镇北的岑彧将军在当地筹备军需。发兵的时机,至少也要等到来年春耕之后,所以方才儿臣说的用兵之计,陛下可再多思多想,不急决断。”元历帝道:“好,就按我儿说得先拟旨筹措粮饷。”青玄又继续说道:“我记得,叶大将军麾下有八千重骑兵,三万轻骑兵。”元历帝道:“正是!”“可否拨二千轻骑兵每日到教场配合儿臣做一项演练?”元历帝道:“那有何不可!我这就写手谕给叶将军。不过,和这些兵卒相处跟朝政不同,他们要信任佩服主将,才会好好作战。只怕这短时间内,你很难与他们磨合。你又这般瘦弱,虽然骑射可以百步穿杨,可是为将领者,必要有不怒而威的气势!”青玄道:“儿臣自有办法,陛下放心。”父子二人又处理其他政务,直到晚膳时分。元历帝仍留青玄一同用膳,如以前一样宣来皇后。青玄最喜欢这样的傍晚,又像普通的一家人一般,坐在一起用饭。用膳时,青玄提到想在皇宫寻一处花园,栽一架紫藤花。元历帝道:“这有何难,朕这就安排他们去办。”青玄道:“陛下只需命人清出一片空地来即可,紫藤花自有来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