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上了马车,赵永铭吩咐车夫,“去长阳街。”“不是去城东吗?”赵夫人有些讶异。连续四五年了,每次元宵节,他们去的都是城东。赵永铭斩钉截铁地道:“今年元宵节,城里最热闹的肯定是长阳街。”像是要验证赵永铭的话一样,马车离长阳街还有很远,就有些走不动了,路上都是往那个方向走的马车跟行人。赵永铭当即带着夫人下了马车,接着吩咐车夫,“你别过去了,在星义街那边等我们。”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怕是马车进去了长阳街,到时候也很难出来。让车夫回去后,赵永铭牵着夫人的手慢慢往前走。越靠近长阳街,灯会的氛围越浓,街道两边铺子的屋檐下都挂上了各式花灯,路边开阔一点的地方,也都支起了摊子,卖香包钱袋、馄饨糖葫芦的,各种各样,应有尽有。最多的还是卖花灯的,几乎每走上几步就能碰到一个。这些摊子前也都挂着灯笼,暖黄的烛光努力跳动着,汇集在一起,将整条街照得犹如白昼。“相公在找什么?”走了一段距离,赵夫人便发现,自家相公走走看看,却没有想要停留的迹象,似乎早有目的。赵永铭道:“我听说有间食肆跟永兴客栈一起办了个猜灯谜的活动,去看看吧。”赵夫人闻言迟疑了一瞬,自家相公爱凑这些热闹她知道,只是嘛,喜欢归喜欢,擅长不擅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自他们成亲以来,她跟相公一起参加猜灯谜的活动也有五六回了,相公每回都积极参加,次次都铩羽而归,没拿过一回彩头。不过大过节的,相公都提出来了,她也不可能扫了自家相公的兴致,便点头道:“好。”永兴客栈赵永铭是知道的,甚至去住过。至于有间食肆,他这半年来都在京城,回来后是听好几人提起过,但还未曾去过。两人越往前走,路上的人越多。到后面,差点走不动路了。赵夫人抬头看了前面片刻,问:“是不是到了?”“这条街走到尽头,转一道弯是永兴客栈。”赵永铭道。他本来就是为了永兴客栈跟有间食肆的猜灯谜活动而来,便没有走长阳街主街。赵永铭说完,想到了什么,踮起脚尖朝前面看了看。目光穿过拥挤的人群,他看到街道尽头的那间铺子前面人格外的多,路边的大树上也挂着许多漂亮的小灯笼,比别的铺子更漂亮。他想到了什么,道:“那处应该是有间食肆。”夫妇二人随着人流,走到了食肆前面。食肆前面的空地上摆着一大堆花灯,有人在猜灯谜,旁边围了一圈观看的人。赵夫人静静地看了片刻,小声道:“这跟别处也没什么不同啊。”赵永铭已经观察完四周的情形,他笑着指点自家夫人,“你往食肆里看一眼。”赵夫人转头,只见食肆的门窗洞开,食肆里灯火通明,许多人挤在食肆里,安静地看着随处可见的纸条努力思索,有人看了片刻后,愁眉苦脸地转向下一个,也有人欣喜地将纸条揭下来。“他们这是在做什么?”赵夫人问。“猜灯谜,”赵永铭道,“我们也去试试。”赵夫人讶异地张了张嘴,她在门外都能看到纸条的密度,若都是谜题的话,这么多灯谜,他们猜中一两个总是有机会的吧?夫妇二人对视了一眼,自信地踏进了有间食肆的大门。约莫一刻钟后,两人又走了出来。赵夫人的发髻有一点点乱,赵永铭的宽袖也皱了,不过夫妇二人脸上俱是满足的微笑,赵永铭手里还多了一份用竹筒装着的汤圆。路上吃东西的人非常多,两人也顾不得雅不雅观,找了个靠墙角人少的位置站定,赵永铭舀起一颗汤圆送到赵夫人嘴边,“据闻有间食肆的东西非常好吃。”汤圆不是很大,一口就能吃下去。赵夫人吞进嘴里,就忍不住睁大了眼。软软糯糯的汤圆皮里包的是芝麻花生馅,牙齿磕破皮之后,馅料便流进嘴里,香甜的味道在唇齿间快速扩散,甜而不腻,颊齿留香。竹筒里一共四颗汤圆,夫妇二人每人两颗,很快分吃完毕。赵永铭又将竹筒里剩的一点汤都喝了,才道:“看明天还是后天,得空了我们就来食肆吃饭。”他们刚才猜灯谜,除了中了一碗汤圆外,还中了一个在食肆吃一桌饭,可以有八折优惠的机会。刚拿到这个彩头的时候,赵永铭有些嗤之以鼻,他自己做买卖的,不用琢磨,就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现在他觉得,这真是一个好彩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