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听到关于原棣的消息,是温哥华要连接国内航班,通行直飞航班。而原棣,就是总工程师。在机场等待妈妈的孟茴,驻足于大屏幕。LED屏上,原棣西装笔挺,身后是方陵亭。从前留着寸头的桀骜少年,如今也温柔儒雅起来。回到家,孟茴将自己关到房间,搜索原棣。第一条便是央网的采访。多年后,那个少年连带声音也变得温柔起来。记者问他:当初有好几个项目,为什么原工选择了温哥华和方陵,是不是想要振兴家乡。原棣浅笑,“有这一部分原因,还有一个便是我的初恋在温哥华。我想她回国时,可以方便一些。”说这句话时,原棣眼眶微红,却眼含温柔。也因为这一事,孟茴决定改变事业规划,回国发展。面对个人首个归国专访,孟茴选择了采访过原棣的央网。同一个记者问她: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回国发展呢?孟茴看着镜头,静静讲述了关于年少时的故事。“初恋吧!”她直言不讳的告诉所有人,自己心里装着那个少年。结束采访,孟茴在央网一楼大厅见到了原棣。像是专程来见她,并没有穿得西装革履。那晚,两人坐在餐厅,互相聊这些年的各自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孟茴说:“原棣,你送我出国前一晚想要说的话,现在可以和我说么?”原棣看着她,长大的孟茴比当年还要美。只是好可惜,他们都不是当年人了。“都是旧事了,不提也罢。”原棣说道。孟茴的笑容凝滞在脸上,仿佛根本没想到原棣会这样和自己说。“旧事?不提也罢?”“孟茴,我们都要向前看。”孟茴咬了咬牙,点头,“是,向前看。”说完,孟茴气愤的拿起手包起身离开。原棣并没有追出来,而是看着她背影消失在门口。孟茴不解,既然他说要向前看,为什么还要选择温哥华通往方陵的航班建设。或许这些年都是她自己的臆想。她喜欢原棣,只是从来都是喜欢年少时的那个原棣。此后的时间,孟茴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一年三百多天,她没有一天不在剧组。劳模,是她的代名词。直到某天,有人在医院偶遇孟茴。她站在肿瘤科的住院区,全然没有女神形象。紧贴着墙壁的背脊,是她全身唯一的支撑点,散落的长发遮住痛哭的表情。孟茴回忆着刚刚原棣的模样,短短一年,他憔悴了十岁。因为脑癌,从前健壮的人骨瘦如柴,躺在病床上,看着自己颤抖。这时孟茴才明白,当晚在餐厅,原棣为何和自己说要向前看。是他要自己向前看,而他会因为时间而停在原地。就像他的名字,注定了在原地徘徊。无论是爱,还是人生。孟茴拍完最后一部电影后,宣布息影。她决定陪着自己爱了一辈子的人度过余生。他们在方陵的山里买了一个小院子,彻底过上了隐居生活。如同最普通的一对夫妻,度过了两年。最后那天,孟茴推着原棣到方陵亭。“你陪我看日落,今天我陪你看日出。”孟茴记得,那天他们是从第八层日出看起。直到最后一次日出升起,原棣倚在她怀里,静静的睡了过去。后来,孟茴将原棣的骨灰带了回去,埋在他们的花园里。这么多年,孟茴看着山间的春夏秋冬。从不觉得原棣真的离开了自己,大约是因为她已经习惯了远距离的想念。故事的最后,是孟茴息影多年,突然决定要拍一部电影。因为,在新春之际。她收到了一封原棣的来信。是2000年,她在方陵一中借读时,参加学校的活动——写给未来的信。信十分简短。孟茴:你好,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大约已经是我的太太了。想说的话,我会亲口对你说。原棣那是自原棣离世后,孟茴第一次失声痛哭。她坐在花园里,对着原棣的坟墓。那封信的最后,孟茴回道。【今生若无权惦念,迟一点,天上见。】-那天,谢临月才知道。云漪的本名叫孟茴。“恭喜,《来信》正式杀青!”谢临月站在原地,看着云漪笑着接过花束。然后她穿过人群,抱住了云漪。“哎呦,小姑娘哭什么。”那天,她和云漪聊了很晚。云漪依旧云淡风轻得笑着,仿佛原棣根本没有离开过她,然后和谢临月讲自己与原棣的故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