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丽姝的努力下,他们俨然也在不知不觉间点亮了财迷属性,没什么比赚钱更快乐的,沈进殊甚至已经迫不及待了:“阿姊,那我们吃完饭就开工吗?”可以说现场就他们俩个工种最轻松的小家伙,对开工的热情最为高涨。其他人一旦开启新一轮搬砖,每天就都是痛并快乐着的两重天了。而沈家旺还要再加一份郁闷,他该怎么跟头儿解释自己被打脸了,姝娘好像忙起来真的没完没了这件事?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沈爹痛并快乐又郁闷纠结的时候,他的姝娘正快乐地数钱。第24章 不许走,都尝尝姝娘的手艺!万万没想到休息两天重新开张, 沈丽姝他们的生意反而比放假前更好了。大概顾客也是失去后才开始珍惜,一回到熟悉的场子,沈丽姝惊喜的发现他们竟然有忠实的老顾客了!当时他们也才开工, 沈丽姝用清脆的声音在人群中穿梭叫卖的同时, 还举起自己手写的宣传语。自从买了纸笔回家,沈丽姝这几天就在苦练她的宣传标语——热腾腾、甜蜜蜜的糖炒栗子。是的, 练字。沈徐氏那天整理他们的购物所得, 以为姝娘独独没给她自己添置东西,脑补到破防,殊不知沈丽姝从不亏待自己, 她这么辛苦赚钱还要送弟弟们去上学, 那是因为她自己没得上。倘若这个时代女子也能读书考公, 沈丽姝才没这个闲工夫管小老弟, 她自己早就冲了。培养别人哪有培养自己来得靠谱?正是因为自己想上学没得上, 就不想弟弟们也当失学儿童。但是上辈子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 沈丽姝就算无法再进校门, 也不允许自己摆烂当个半文盲, 光跟着老爹学认繁体字并不够, 能读能写还能算才是真女子。有条件了,她得把书法课程也安排上。所以那天斥巨资买的笔墨纸砚,一多半是为沈丽姝自己准备的。不过沈丽姝购买文房四宝的时候, 并没有想到这句标语需要她自己来写。毕竟她上辈子也就小学的时候上过几次书法课,中考前被父母狠抓了几个月钢笔字,后来上了大学直至工作, 就放飞自我笔走龙蛇了, 写的字除了她自己, 亲妈都不认识。这辈子更是连笔都没抓过, 沈丽姝都做好了从头开始学写字的准备,在自己出师之前,宣传标语只能请全家文化水平最高的沈爹执笔。然后,沈丽姝就被老爹的字丑哭了。也是她想多了,老爹虽然自诩能读能写,可家里连纸笔都没有了,多少年不练字,他又能写得多好看?关键他还是亲爹,沈丽姝再能耐也不能像管小老弟那样,挥皮鞭督促亲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以一看到老爹那手歪歪扭扭的鬼画符,沈丽姝就知道这个爹没救了,放弃吧。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于是她挽起袖子上了,勤学苦练两天,以废了半刀纸,并把沈徐氏心疼得直抽气为代价,沈丽姝终于写出了这张还算端正、至少不会潦草到让人费劲辨认的宣传单。沈丽姝举着手写宣传单走在前面,身后的徐力和他弟徐林都莫名骄傲起来,腰杆挺得笔直,很快吸引了人们的注意。第一单生意就是老顾客。其实关照过他们的顾客何止千八百,让他们都眼熟是不可能的,沈丽姝算是小伙伴中记性最好的,可能记住的客人也才那么几种,要么给小费大方,要么打扮华丽,还有长得好看,或是特别会还价的。总之有特色才能被记住。这位老顾客就没什么特色,沈丽姝毫无印象,对方自己说几天没看到他们了,虽然这期间也有别家卖糖炒栗子,价格也便宜,可是既没她家做的香甜可口,一到手还都是凉的,吃着没意思。姝娘很感动,并决定当场涨价——如她所料,放假回来的板栗市场已经重回稳定,价格刚好卡在她的底线,一斤三文钱。沈丽姝不知道别家是怎么想的,反正她核算了下自家的人工和成本,只能接受一斤三文的底价,再往下降的话,就算仍有点赚头,她也不想陪他们玩了。大不了跟小伙伴们商量一下,双方各掏几贯,凑够买锅碗瓢盆和炉子推车煤饼的钱,搞套设备去街上去夜市或庙会摆摊卖板栗烧鸡。想想就连看似不重口腹之欲的爹娘,都忍不住对她那道板栗烧鸡念念不忘,沈丽姝觉得生意也不会太差。爹娘在乡下的亲朋故旧多,家家户户都有养鸡的习惯,他们真改行,仍然有自己的优势。到时候板栗卖完了,还可以想办法做其他吃食卖。就算不想摆摊了,这套设备也可以转手卖给需要的人。他们最后怎样都不会亏本,只会打乱沈丽姝的节奏。所以发现市场控制在三文左右,沈丽姝就带着小伙伴们回归老本行了。比起东一榔头西一棒锤的折腾,她显然更喜欢这种按部就班,把计划从头执行到尾的感觉。不过她能接受最低价,但是也不会嫌钱多啊,老顾客的话透露了两点关键信息。第一,降低价格后有人就开始偷工减料不舍得放糖了。第二,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住的近,可以随时把刚炒出炉的栗子送过来卖。前者还好说,只要愿意随时能改进,但后者却很有可能是他们独有的优势。沈丽姝一想这不就是核心竞争力了吗?有了底气,不坐地涨价那就不是合格的奸商了。于是她给老顾客报价时面不改色的道,“大爷您放心,我们卖的糖炒栗子是一如既往的香甜软糯,看我手上的白纸黑字,热腾腾甜蜜蜜,不骗人。如今我们的价钱也便宜了,现在一份半斤的,只要两文钱。”没给对方嫌贵的机会,沈丽姝继续笑盈盈说,“这也入秋了,一天比一天凉快,大爷您一个人,先买一份就行了,趁热慢慢吃,吃完再买,我们的板栗用了干净厚棉被裹着,客人什么时候来买都是热腾腾。”沈丽姝把涨价说成降价,还笑容甜蜜语气真诚,全是为对方考虑的架势,再加上一份两文钱,比那些只能按斤卖的还少了一文,倒显得他们物美价廉了。于是听她这么忽悠的顾客基本都开开心心掏钱买了。毕竟能常来瓦舍消遣,还舍得花钱买零嘴而不是自带干粮的,家底都不会太差。另外,她用心准备的宣传单,也得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沈丽姝之所以突发奇想准备这个,也是觉得城里的识字率似乎挺高,尤其是有闲钱逛瓦子里的,多少都读过几年书,那她投其所好,弄个宣传单,只要每天能多招揽几个生意,这份准备就不亏。而事实是逛瓦子里的读书人也很不少,他们一看沈丽姝这副因为老爹太菜、不得已挽袖子自己上的“墨宝”,就能猜到写字之人怕是刚握笔没几天,从书法的角度来评价,运笔一塌糊涂,形态乱七八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