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页(1 / 1)

('这也太肝了,资本家听了都落泪!沈丽姝抬头望过去,“真的要如此吗?”被徐虎鼓动了心思的小伙伴们:“可以可以。”“说不准咱们今年内能把苏州店也开起来!”沈丽姝:加油,老板看好你们。卷起来吧,打工人!就这样,拼命内卷的徐虎带着几个行动派说干就干,金陵新店的生意刚稳定了点,他们就频繁的往苏州跑。终于成功在年底完成了向老板承诺的KPI。其实金陵去苏州方便,去扬州同样方便,这三座城市都有门店,小伙伴们免不了互相来玩、互通有无,这一年坐过的船怕是比走过的路还长。包括沈丽姝在内,沉浸在江南的吴侬软语中,乐不思蜀,导致回京屈指可数。毕竟回一趟汴京的时间,她能把金陵苏州和扬州几家门店转个遍。不过沈丽姝偶尔也有非回不可的时候,就像秦沣中举的消息传来,她特意回京待了半月多,参加了秦家的宴席。秦沣给她和其他朋友都亲自写了邀请函,但大佬据说家中有事走不开,特意写信解释并致歉,还送了副他很喜欢的一位大家书法作品做贺礼,真迹孤品,足以传世的那种!新鲜出炉的秦举人美滋滋跟沈丽姝说起的时候,她在心里默默吐槽,大佬是不是怕当众掉马。没必要,真没必要,反正她都知道了,秦沣也是粗中有细的性格,估计早就回家打听过,知道程家压根就没“程昭”这个人,或者此程昭非彼程昭。但人家才是大佬,就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游戏,他们也只能配合了。除了他,林辰松和两个师弟也没来。前者是还在白鹿书院如饥似渴学习,彻底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了,得知友人中举的第一时间就写了信贺喜,林举人也帮他准备了礼物,让两个小弟子一并带过来。至于另外两个大的弟子,这次乡试又双叒叕落榜了,就没让他俩来见证别人的欢喜,免得触景伤情、更加自怨自艾。沈丽姝也免不了猜测,或许是因为这两位弟子屡试不中的员工,让林举人对待她家大弟二弟下场的事情更加谨慎,时间一拖再拖。虽说林辰松和秦沣这种一次两次就能中举的属于少部分,小老弟的另两位师兄的经历才是读书人的普遍遭遇,可失败多了也确实容易消耗人的心志,有些挫折还是点到为止就好。于是这一次来赴宴的熟人,除了沈丽姝和几个弟弟,就是跟着父亲来的秦容了。沈丽姝兴致盎然的坐小孩这桌,引得秦沣和祈哥儿也时不时往这边跑。聊完共同朋友的情况,秦沣忍不住又打趣沈丽姝:“听说你这几个月都在江南,是不是玩得乐不思蜀了?”沈丽姝也得意的给他们讲解江南风情,说到尽兴处,掰着手指炫耀道:“如今我们在扬州,金陵和苏州都有产业,你们往后去江南只管找我,我带你游览各处名胜古迹。”说到游玩,沈丽姝又想起秦沣和祈哥儿去参加考试,还真给她带了不少海鲜干货,没有秦沣说的一大箱子,可份量也不小,她要的花胶鲍鱼应有尽有,她回家看到的时候都惊呆了,不免笑道:“秦举人是上哪儿发财了?”秦沣立刻明白她在说什么,澄清道:“我可没去抢钱庄,这些都是祈哥儿要买,最后小叔结的帐。”不过看他享受的表情,已经快迷失在众人一声声的“秦举人”当中了。祈哥儿在旁边点点头,“嗯,我爹买的,下次我再帮姝阿姊买。”沈丽姝又摸了把头,美滋滋感慨,“果然还是秦叔叔对我大方。”“可不是,如果姝娘你再小几岁,小叔都能抱回家当亲闺女养了。”秦举人这下也不飘了,想起亲爱的小叔对他们的差别待遇,语气简直酸溜溜。偏偏他小叔的亲儿子对此毫不介意,仰着小脸认真道:“爹说了,姝阿姊就是我阿姊。”自家的堂姊妹,可从来不会如姝阿姊一样亲切,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带他一起。秦沣:……第166章 小狗狗长大了,是时候扛起这个家的重任了~在参加完秦沣的升学宴, 沈丽姝再一次回京,就在苏州店正式开业之后了。这时候离过年还不到两个月,家里生怕她在外面彻底玩野了, 连年都不想回家过, 于是疯狂催促她回家,从每十天一封信到三五天一封。让沈丽姝感受到了久违的被信息狂轰乱炸的感觉。连沈家旺都坐不住了, 在后面送过来的信里表示要请假来接她回去。沈丽姝知道, 老爹名为接她回家,实际就是来抓人的。她表示怕了怕了,火速安排了回家行程。其实沈家旺和沈徐氏有点多此一举, 沈丽姝还不至于浪成这样, 父母家人这样牵挂着她, 她有时候也是会想家的, 金窝银窝总不如自己的狗窝。外面再美好, 她玩够了还是要回家的。可苏州门店开业初期, 沈丽姝本来是想看着它稳定之后离开, 那时也差不多到放假了, 还有些只是开业期前来支援的小伙伴也要回家过年, 他们一起也方便。然而夫妻俩严重怀疑她又在玩拖延大法,一封又一封的家信过来催促,沈丽姝被催得满头包, 只得在亲眼见证新店顺利开业后,提前踏上回家过年的旅程了。回到阔别已久的大本营,沈丽姝很是忙碌了一阵, 除了接受亲朋好友的关心慰问, 亲自过问汴京各店的情况, 还受徐虎徐力之托关心了一下租他们铺子的青娘。青娘换了门店, 规模扩大不只一倍,靠她自己,哪怕还有她娘和妹妹蓉娘时不时来帮衬也不行,于是又把一起办过养殖场的姐妹们拉到自己店里。她们当中的琴娘已经出嫁,没法跟着娘家一起进城生活,便跟丈夫两人接管了姐妹们的养殖场,每年稳定收入大几十两,在镇上过得相当滋润,让他们进城怕是都舍不得。琴娘已经嫁人生子,其他堂姐妹们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在老家定下人家是她们的幸运,进了城就是城里姑娘,当然得嫁城里人。好男儿不等人,越早下手越安心。于是一完成搬家,不给孩子们琢磨怎么赚钱的机会,沈奶奶立刻发话,把孙女们都关在家里捂白皮肤,还要把这些年荒废的针线活捡起来。她老人家提前找亲家和老五媳妇打听了,城里人挑媳妇跟他们乡下不一样,城里不看干活卖不卖力、屁股大不大,他们最喜欢白净秀气的姑娘,手上功夫只要洗衣做饭能拿针线就成。会刺绣那就是抢着要的好媳妇。然而看看自家这些孙女,除了集全家灵气长出来的姝娘,一个个真是没眼看,眉眼生得本就不如老徐家那边的姑娘,又被晒得黑不溜秋,这还怎么嫁得出去?于是姐妹们都被关在家里不许出门,沈奶奶为了她们的前途到处找美白偏方,沈丽姝也贡献了几个方法,还把自家的珍珠粉匀了一些过去。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