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听见袭人等七嘴八舌叫唤宝玉,走进房来,才听见宝玉叫" 可卿救我" ,因为梦魇叫喊实际上未必像梦中自以为那么大声。那间华丽的寝室一定很宽敞,在房外不会听得见。秦氏一面进来,一面又还有这余裕叮嘱丫嬛们看猫狗,可见她虽然照应得周到,并不当桩事。这一段非常细腻合理,但是没交代清楚," 丫嬛们" 又与袭人等混淆,尽管我们知道是她自己房里的婢女。至于为什么这样简略,也许因为此处文气忌松忌断,需要尽快收煞。下一回开始,并没有秦氏进房后的文字。显然第六回接其他各本第五回,秦氏在房外就听见宝玉梦中叫" 可卿" ,并没进来。只有甲戌本第五回与下一回不衔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第五回回末改写过,第六回回首也跟着改了。甲戌本第五回是初稿,其他各本是此回定稿,这是最有力的证据。为什么要删掉秦氏进房慰问?宝玉梦中警幻的妹妹兼有钗黛二人的美点,并没说像秦氏。如果名字相同是暗示秦氏兼有钗黛的美,不过宝玉在梦中没想到,那么醒来面对面是否会发觉?总之此刻见面十分尴尬,将下意识里一重重神秘的纱幕破坏无余。因此其他各本改为秦氏在房外就听见宝玉叫喊,嘱咐" 丫嬛们"看猫狗,也改为" 小丫头们" ,有别于袭人等。" 袭人媚人等" 安慰宝玉,改为" 袭人等众丫嬛" ,因为今本没有一个叫媚人的丫头。但是前文刚到秦氏房中午睡的时候," 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嬛为伴" ,各本都相同。那是因为第五回改的地方都在末两页,没看见前面还有个媚人,所以留下这一个漏网之鱼。总计甲戌本头五回,第一回楔子新加了一句,第二回改掉黛玉父亲已故,第三回是新改写的,第五回全新或新改。这五回都没有双行小字批注,那是新稿的特征,还没来得及把夹批、眉批用小字抄入正文。这样看来,第四回薛文起、英菊改薛文龙、英莲,此外也许还有更动,也都是此本新改的。这是今本头五回初形成的时候,五回都没有回末套语或诗联。此后改写第五回,回末加了两句七言诗(全抄本),又从散句改为诗联,庚本又比戚本对得更工。此书各回绝大多数都有回末套语,也有些在套语后再加一副诗联。庚本有四回末尾只有" 正是" 二字,下缺诗联,(内中第七回另人补抄诗联,附记在一回本的" 卷末".)可见有一个时期每一回都以诗联作结,即使诗联尚缺,也还是加上" 正是" ,提醒待补。各种不同的回末形式,显然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换换花样,而是有系统的改制。第五回回末起初一无所有,然后在改写中添出一副诗联。可见回末毫无形式的时期在诗联期之先。有几回诗联在" 且听下回分解" 句下。不管诗联是否后加的,反正不可能早于回末套语。至于回末套语与回末一无所有,是哪一种在先──如果本来没有回末套语,后来才加上,那么第五回加诗联之前势必先加个" 下回分解" ,就不会有这一类只有诗联的几回。也不会有几回仍旧一无所有,因为在回末空白上添个" 下回分解" 比删容易得多,删去这句势必涂抹,需要重抄。显然此书原有回末套语,然后废除,不过有若干回未触及,到了诗联期又在套语下加诗联。第二十九回里" 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 ,大姐儿与巧姐是两个人,姊妹俩。第四十一回刘姥姥替大姐儿取名巧姐──大姐儿与巧姐已经是一个人了。第四十一回还在用" 嫽嫽" ,更可见第二十九回之老。再看较后写的一回,庚本第七十五回回前附叶有日期:"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五月初七日对清。" 第二十九回、第七十五回都有回末套语,因此早期、后期都有回末套语,比较特别的结法都在中期。想来也是开始写作的时候富于模仿性,当然遵照章回小说惯例,成熟后较有试验性,首创现代化一章的结法,炉火纯青后又觉得不必在细节上标新立异。也许也有人感到不便,读者看惯了" 下回分解" ,回末一无所有,戛然而止,不知道完了没有,尤其是一回本末页容易破损,更要误会有阙文。二详红楼梦(5 )诗联要像书中这样新巧贴切的大概实在难,几次在" 正是" 下留空白,就只好放弃了。具有这两种中期回末形式的回数不多,列出一张表格,如下:回末形式灱无套语或诗牞只有诗联套语加诗联第几回枻,柸,柘,柀,戌枷庚柣戌柭庚殶,毖庚洳,洙,洚庚洬戚、全、庚枷;戌、全、庚柅;全、庚柫;柤庚柂─枹,柎庚洇戚柅;戚、戌柫柷戚、庚柰,柼戚洘(" 戌" 代表甲戌本。" 全" 代表全抄本。只有数目字的是各本相同的。" 柂─枹" 是第十七、十八回合。)甲戌本头五回与第二十五回是废套语期的产物,此外庚本还有七回也属于这时期,散见全书。第六至八回有诗联──各本同──属于下一个时期,诗联期。庚本第十七、十八合回也属于诗联期,因此是在诗联期注" 俇" 字。同期稍后,把这注解移到第六回。前面提过,第五回回末删去媚人的名字,上半回仍旧有媚人,因为改的都在末两页,前面就没注意。同样的,废套期与诗联期也只影响各期间新写、改写诸回。废套期未触及的各回仍旧保留回末套语,到了诗联期,如果改写这一回,就又在套语下面赘上一副诗联。这是表上" 套语加诗联" 几回的来源。但是内中第六、第七回是怎么回事?第六回只有戚本属于这一类,其他各本都只有诗联。第七回戚本、甲戌本同是回末套语加诗联,全抄本、庚本只有诗联。第六至八回这三回仍旧是甲戌本异文最多,如第六回开始,宝玉梦遗,叫袭人不要告诉人,多" 要紧!" 二字(戚本同),不像儿童口吻,反面削弱了对白的力量。同回平儿称周瑞家的为" 周大嫂" ,不够客气──连凤姐还称她" 周姐姐" ──他本都作" 周大娘".第七回薛姨妈说宫花" 白放着可惜旧了,何不给他姊妹们带(戴)去?"(戚本同)全抄、庚本作" 白放着可惜了儿的" ,是更流利的京片子。第二十一回脂批" 近日多用\' 可惜了的\' 四字" (庚本第四六六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