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了东北大地。半夜时分,地号叫着,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地洒下,让刚刚感受到一分春意的大凌河两岸,又回到冰天雪地之中。
卫兵梁黑虎将炕烧得很热,可躺在被窝里的李焘却感觉很冷,那是从心里渗透出来的冷,跟温度没有丁点儿的关系。
一日之内,老太爷李鸿章连发四封电报过来,接着是荣禄半申饬半抚慰的电报,随即就是来自阳曲的那个朝廷的电报,再下来,奉天的巡警总办周冕也打来电报。一封封的电报将李焘的心摁在寒潭中无法自拔,一场寒流真正的袭来了,就在辽西初见春天的时节里!
俄国人,都是因为俄国人!?不,自己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调集兵马压迫辽西的老毛子,还有那个一心向吞并武毅新军、压制淮系力量的朝廷,还有在山东玩弄着诡计的袁世凯,还有在天津谈判桌上的那些个列强国家。诚然,美国人表达了合作的诚意,日本已经向游击军提供了帮助,可是在和谈未成之前,辽西的局部利益在他们眼里不足以与和谈能够取得的利益相提并论。在此时,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取得他们的鼎力相助,不可能!
辽西,必须要挺过这一关才能赢得美国的真正帮助,才有资格与日本人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才有实力与朝廷里那些亲贵王公们抗衡。由此。一场政治上地战役摆在了李面前。
毫无疑问,他面临的局面很糟糕!
李鸿章的四封电报婉转地、直接的、命令式的告诉李焘,降职以安洋人在所难免,盛京军务的控制权必将易手,而贸然回师入关则万万不可!荣禄在电报中的语气是严厉的,这是大清国总理军务在训斥一方镇将,安守辽西不可轻动与军费物资缓缓供给,两者之间蕴藏地含义李焘一看便知——朝廷终于祭起忠君法统的利刃了!最恼火的是。朝廷一纸电令要调走唐绍仪,调去的地方恰恰是山东!联系袁世凯向慈禧太后进贡金银,向荣禄提供军饷的动作来看,山东要向辽西反击了!
这些内部的危机比不上外部的压力。俄军调动萨维林支队南下,由马格里连科将军统一指挥四万余俄军压迫至辽河一线,盛京地区的巡警队被俄军严密监视,大量的军需物资从旅顺沿着铁路向奉天、海城集中……
内,危机四伏!外,战云密布!内忧外患交集下,李焘又如何能够在暖和的坑上睡着呢?
“嚓”。他划亮火柴点燃油灯,轻手轻脚在梁黑虎地轻酣声中地穿好衣服,提了莫辛步枪推门而出。至于盒子炮,则被刘大印索去研究了。
沉沉的夜里,寒风卷着雪花不停地飘洒着。李焘打了一个冷战,憋住一口气,紧紧手中的步枪。向亮着灯光的北堡门走去。
“谁!?口令!”哨兵是警醒的。在喝问的同时拉动了枪栓,不过,他拉枪栓的声音显得颇为凝滞。想来是夜里地低温让枪机运动不良了。
“匡复!”李焘站住脚回答了口令。
“东北!”哨兵回令,向李焘走了两步,透过风雪看清楚是总统官,连忙立正致礼。
哨兵地军帽上、肩膀上厚厚一层白雪,他站立的脚下,雪被地跺出一个深坑。眉毛、眼睛和刚刚冒出毛茸茸胡须的嘴唇边。冰渣子清晰可见……
这是自己的兵!不。是这个国家的兵!有这样的兵,还担心什么呢?!打吧。就算事态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老子还有这样的兵可以依靠,可以跟内外地敌人决一死战!
“哨兵!你地任务完成了,这里,现在移交给我!”李焘一个立正还礼:“四个小时后再来换岗。”
“总统官……”
“执行命令,回去休息!”
寒风呜咽着又卷来一片雪花,哨兵离去地身影迅即被弥漫的白雪遮蔽。
几乎被低温凝固地冰凉空气让李焘的头脑异常地清晰。
因为抽调力量组建巡警队,第三旅的组建计划被迫推迟,辽西目前只有高连山、段瑞两个步兵旅和张云松的炮兵旅,团练武装没有多少战斗力,在可能爆发的辽河保卫战中无法帮上忙。盛京练军也不能指望,副都统晋昌在一心抗俄的同时并没与辽西有多少往来。因此,只有一万八千武毅新军对抗辽河东岸正在集结的、总数不少于四万的俄军。也许,等这场寒流过去,新的战役就将拉开帷幕。
这一次,再也不能寄希望于俄军犯轻敌的毛病了!可以想见的是,俄军将采用大集团平行推进的战术,避免被武毅新军打时间差、地域差,从而各个击破。如此一来,战斗将是以会战的形式展开。能否制胜呢?会战,是李焘最不愿意看到战术态势。这就意味着武毅新军要消耗更多的人力和武器、弹药才能打胜这一仗,而荣禄给拨的经费和弹药,又一定会象涓涓细流那般北运,根本就无法支撑起会战的消耗。单单这一点,就决定了李焘无法应付面对面、集团对集团的会战,只能用空间换取战机,在运动中寻机歼敌。
李焘有信心战胜对手,至少长白山区的一万游击军将发挥重要的牵制作用,至少武毅新军还有辽西老百姓的支持和两河(辽河、大凌河)之间的战略纵深,至少直隶的淮系武装力量可以作为必要时的后备。不过战斗一旦打响,身处敌人腹心的巡警队力量就将遭遇重创,那是三千五百多精锐官兵,足足半个旅的轻步兵!战斗一打响,辽西开发的计划就不得不中断。重新吸聚人气,建立对辽西稳定局面地信任,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可惜,李没有时间!四年之内十五万大军必须成型,否则,机会就将从他的手心中流失。
冷啊!在岗哨上站立不过几分钟,寒气从穿透鞋底、棉裤、棉衣直渗骨髓。李不得不跺着脚,不得不将枪挂在肩头。腾出手来相互搓动着,免得自己被凌厉的寒风吹冻成冰棍。
不能打!枪声不能在辽河两岸响起!可是,打与不打,不是李焘说了算,主动权在老毛子手中,在那个总督和马格里连科将军的手中。
“老子要进攻!”憋屈着闷气的李焘冲黑夜中的雪幕大喊了一句。
只有把战场引到辽西以外,才能避免辽西开发的局面烂,才能让辽西地老百姓不受战火的侵扰,才能以一个匡复国土的形象再度提升国民的凝聚力!进攻,一万八千人军队要进攻十六万俄军!进攻。武毅新军的剑锋必须指向奉天,指向中东铁路,就算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也值得!政治上的问题,李焘还没有足够的分量去解决,只能用战争的形势来达到自己的目地,也是这个国家走向强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