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两军经过频繁的机动之后,最终在松花江边的棒槌撞。
李焘眉头深锁,在地图前站定,背着手看了半天,哼了一声道:“你们能够重视俄军,能够设定俄军以较高层次的战术思想,这很好。但是,目前的推演结果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只能说明双方的硬力量对比结果,我游击军必败!红方的战术思想明显的出现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还纠缠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上!如果按照这种思想发展下去,如果我们在大凌河、在辽河是被这种思想所指导,那武毅新军早已不存在,早被俄军的人潮所淹没!”
红方参谋组长胡殿元少校顿时冷汗直冒,显然,自己的战役想定在根本性的思想上出了问题。
李焘注意到少校的窘迫,不过他不打算就此停止揭露问题,培养胡殿元需要的不是温情而是直白的批评,如此能把这位武毅军后路统领胡殿甲的胞弟真正带出来。
“我军与俄军力量对比处于绝对的劣势,此时经营一场战役,不仅仅是考校参谋人员的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特点,制定出能够充分发挥我军优势,进而把这种优势扩大到全局的战术思想!蓝方在此推演中充分利用了俄军的优势和我军的战术原则,采用步步为营、齐头并进的战术压迫我军,使游击军不得不为保护核心根据地而与之决战!各位需要注意地是。游击军没有火炮、手榴弹,弹药储备更是缺乏,无法支撑起一场长期的防御消耗战!只要战线如此摆在棒槌岭一线,游击军就趁早退出白山,撤到朝鲜去吧!”
胡殿元的脸涨红了,恨不得面前能够出现一道地缝。那他会毫不犹豫地一头钻下去。不过在此时,他只有承受大帅的批评,也承受自己草率组织出来的战役想定带来的后果。
“当然,在战役组织上,红方还是表现出专业地特点,部队调动、友邻衔接、战斗地域预测……都有亮点!胡殿元少校,你可以尝试想想,在率先攻击民团调动俄军之后。通过组织层层阻击战斗摸清俄军的战术意图,摸清当面俄军和策应俄军的配合特点,也争取调集部队的时间。蓝方的杀招是步步为营、齐头并进,这个战术用在地势复杂的长白山区,注定会出现一些协调上的困难,注定会出现某支俄军遭遇阻击后推进速度降低,从而突出其左右邻俄军部队的现象,这就是红方地战机!”
“当然,我能够理解红方参谋组成员的心情。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在武毅新军建立了战功。赢得了荣誉之后,你们因为荣誉和过往的战绩而不想撤退!确实,武毅新军是一支擅长进攻的部队,积极的进攻思想是我们的特色,是我们赢得两场对俄战役胜利的基础。但是,山区与平原作战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非主力的游击军作战不能用主力决战地思维模式去硬套。嗯,本次推演结果不作为战役计划制定的参考,王向礼,立即重新组织一场推演,三个小时之内我要看到推演地图。”
胡殿元抹了一把脸上的冷汗,大帅支招了,大帅给机会了!这次再不能好好把握,制定出亮眼的计划来。哼哼,自己个儿收拾起铺盖卷儿下连队去吧!
李焘看了一眼胡殿元,转身走出作战室,回头招呼道:“白参谋官。跟我来。”
白羽赶紧放下手中的蓝方作战想定,快步跟上。
“方才我已经谈到,一城一地的得失咱们不在乎,也决不要妄想一战就将老毛子打趴下!最好地结果是老毛子遭遇挫败的同时,整个吉林地区的俄军分布态势出现可以被我军利用的问题,从而在我军以小规模出击的威迫下不得不收兵,以保证要点。作为师级参谋官,你需要注重的是对整个战区的动态洞察力,只有如此,你才有机会调动俄军,让其疲于奔命,让其顾此失彼!注意,没有绝对把握不可组织大规模的歼灭战!”
这就是面授机宜了。心领神会地白羽脚跟一并,又加快脚步跟在李的侧后。
“你主导的蓝方战术如果被俄军用在辽河会战上,咱们会很头疼,可是用在山区,不能不说存在问题。步步为营、齐头并进并不是不能用,区别在时间上。这个战术作为长期的围剿战术很有效,而短期地、进攻性的、发生在山区的进攻战斗,采用此种战术势必会遭遇挫败。伊万诺夫会选择这种战术吗?我看未必。”
“大帅,俄军极有可能将民团放在俄军的前方和侧后,采用阶段性的层层推进,边推进边巩固占领区,将进攻打压与包围封锁结合起来,制定出长期的围剿计划。”
李焘停住脚步,赞赏地看了一眼白羽,笑道:“那你就得有坚持一年两年反围剿作战的心理准备。第一阶段打破俄军的全面军事进攻;第二阶段以积极的机动调动俄军之部署,使其出现漏洞趁机突击之,让其顾此失彼;第三阶段是组织强大兵力集团,对要点实施佯攻,围魏救赵,争取野战歼灭敌军一部主力。之所以要内线作战,道理就在于此,内线作战动用兵力少、部队消耗小,转守为攻时能够最快速地集中主力用于主要方向上的进攻作战。”
“是!内线作战!”白羽此时已经完全打消了主力突出外线,游动作战的想法。
李焘拍拍白羽的肩膀,微笑道:“三百里的纵深,长白山的崇山峻岭,这个战场足够你周旋了!嗯,去休息三小时,吃过晚饭后在作战室集合,咱们再详细讨论长白山地军事问题。”
在游击军参谋官白羽的心目中。对实施围剿之敌的战略、战术问题已经解决了!晚上的推演结果检阅,也许只是参谋部的一次参谋作业而已,解
题是战法上地,是局部的,是短期的!
看着李焘走进盛京将军那个普通的办公室,白羽再此立正。默默地行了一个军礼。有如此年轻而睿智的大帅带领的武毅新军,数年之后将会创出什么样的局面呢?唉,激动啊!期盼啊!此时怎么能睡得着呢?找吴参谋官唠嗑去!
原一旅参谋官吴佩孚正在盛京官校恶补军学基础知识,当然,这并不妨碍在他身边聚集起一群出身一旅的军官学员们。即使是没有开课地周日,这群军官学员还是窜进了吴佩孚的单人宿舍。
当白羽敲开房门时,屋内被二十多个青年军官挤得满当当的,一阵短暂的错愕后。亲热的招呼声顿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