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是朝有登闻鼓,暮有景阳钟,步军统领衙门里也简陋得很,是挂在法国梧桐树上的一根长条形的铁板。
正是看更老头儿敲响铁板的时节,送走穆默的伍铭枢从东交民巷匆匆赶来,腋下夹着一叠报纸,见到正在收拾战马的金树炳就问道:“大帅还没回府吧?”不等金树炳回答,他又以手加额道:“谢天谢地,刚好赶得及!”
李焘、周馥从内里出来,一见伍铭枢找到这里,乃招呼了一声转身向内堂走去。
“大帅,《燕京时报》要求在锦州开个通讯站。这是上月才开张的新报纸,我给您拣选了几份最近两天关于辽西和您的,主办人是……”伍铭枢停顿了一下,又压低了声音道:“日本人!”
李焘“噢”了一声,接过报纸尚未看就问道:“今天贤良寺那边情况如何?张和赵凤昌到北京没有?眼看老大人的头七将过,我这里却被一堆杂事绊住脱不了身,唉!”
伍铭枢愣了一下,瞬即明白了李焘的心意。日本人的报纸要去锦州的事儿可以拖着几天再答复,可是老大人的治丧问题却拖不得!朝廷该给的都给了,灵柩暂停京师,待京师春祭后再择日送回原籍再隆重安葬,眼见得,大帅去不成天津为聂士成治丧,那就更回不了合肥了!
“今天前往贤良寺祭典老大人者依然如潮,好在有经方公子和张大人在场。出不了什么事儿。”
“哦,那就好。”李这才拿起报纸走回主座上翻看。他是担心自己被朝廷羁留起来的事儿会影响李鸿章地治丧,那样的话,作为后辈者,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燕京时报的局面比《知闻录》要大不少,两大开本的版面,设有上谕、时闻、论说、各地通讯、东京特点、文苑等等栏目,中规中矩。像模像样。也完全没有隐藏其日本背景。这份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份报纸。也是文化侵略的手段之一。
“这些日本人,对大清国的事儿也太热心了一些!”李焘将翻看过两眼地报纸扔到一边,愤愤地道:“象这种报纸经营下去,必然会压到《知闻录》等报,占据京师舆论地主流。去锦州办通讯站,想得美!这狗日地!”
周馥再次听到年轻的大帅骂人,只是抿嘴一笑了事。伍铭枢则不然。惊愕地看了李一小会儿,才重新拿起报纸翻了几页,指着某个版面道:“大帅请看此处。”
李焘顺着伍铭枢的手指看去,在日本国大阪株式会社的什么大力丸、春丸、福寿膏的广告之下,赫然印着一个标题——“江楚三折,辽西新政影响大清国”。
伍铭枢看一旁解说道:“燕京时报是第一个按照刊登江楚三折的报刊,大帅,外国人的办地报纸。在大清国就是有胆气登载这些东西。此时。京师的、南方的华报馆还不敢刊登呢!”
“德梁先生,您的意思是……”
伍铭枢又翻出几个标题,都是宣扬日清亲善之类的文章。
“大帅。与其让日本人占便宜,不如咱们自己干,挂个洋人的牌子就成!”
李焘将报纸再次放到一边,权衡了半晌才道:“日本报纸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赢得京师乃至整个北中国的读者?敢说敢写,迎合读者地探知趣味,别人不敢发他敢发。嗯,这份东西是德梁先生你提供给《燕京时报》地吧?”
伍铭枢点点头没说话。
“周翁,德梁先生,日本亡我之心乃是处心积虑呐!”李焘生怕在场二人没有经历过八年抗战,对日本人的仇恨不够,容易被日本人“友好亲善”表象所蒙蔽,借这个机会边说道厉利害关系,边加强仇日宣传:“只有深思熟虑之后,日本人才会千方百计从文化上影响国人,利用大清国政治讯息的封闭,他们可以争取不少关心国事地大清国民,这部分人都是识文断字的,在民间的影响力非同小可!一旦清日亲善的论调被这些日本报纸天长日久的灌输,进入咱们这些国人的观念之中,大清,不亡亦亡了!文化的侵略,其害处远大于军事的侵略。枪炮征服不了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民族,只有这种文化灌输才能!这个,德梁先生,这份报纸的具体背景如何?能否合办?”
伍铭枢皱眉道:“此份报纸的创办人叫中岛真雄,跟日本国外务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帅,与其跟日本人合办,不如另外寻找对大清利益危害不大的别国人,顶个牌子就成。”
“不!我需要这份报纸,我需要我们这边有人禁受不住日本人的诱惑,以私人名义入股,顺便地,为日本友人提供一些秘密讯息。”李焘这个想法,与辽西宪兵司令部特科的工作发生了联系,既然特科已经争取在秘密的情报战线上迷惑日本人,那么在文化上,在报纸能够刺探到的国家情报方面,也可以同时着手。两方面互相配合,将大大增加将来提供给日方情报的“可信度”。
搞法政出身的伍铭枢一时没有回过神来,还是旁边的周馥开口道:“铭枢啊,你遵照大帅的意思办下去就行,顺便找些日本银子花花也是一件乐事啊!大帅的意思,还有顺便抓日本报纸痛脚的意思,时机一成熟,就直接封报了事,届时,大帅手里有确凿证据,日本人也无话可说!”
见到伍铭枢心领神会的表情,李焘笑道:“日本那个叫小村的全权大臣,啥时候来拜会本将军呐?我考虑着……”说着话,李焘拿起报纸,指着上面的福寿膏、葆春丸的广告道:“九门提督衙门,在全城来一场鸦片大搜查。这些个东西都是鸦片!”
大清国禁烟是发过几次上谕地,只是下面执行不利而已。想想也是,谁个鸦片贩子不打点好官府啊?可是李焘的衙门不好进,一般人进不来,进来了也送不出礼,这个打点自然就行不通了。此时的中国农村经济,还没有完全崩溃,种植罂粟的农民也极少。
“大帅。风波尚未平息。此时不能搞事啊!”周馥忙劝道:“鸦片这东西。朝廷里有人暗中扶持着,您动可以,但是后果将不堪设想。尤其是目前朝廷希望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出面压制老毛子,对他们的利益,唉……”
此时大清国境内的烟土,基本上是由这
家的鸦片商人经手。京城禁烟,震动肯定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