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园距离北京城足足有十多公里,李焘在东园门打了随着冬天里的西北风呼啦啦地吹到北京城,被有心人们挂在嘴上,记在心里。这事儿的风声还没过,新的风又吹来了,那是武毅新军第一营陈兵东园门的消息!
军阀啊!跋扈啊!大清国还从未有过这样大胆到几乎是狂妄的将军!
在这个重文轻武、重农抑商、传统道德观念还占据主导地位的大清国,在作为大清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城、旗人聚集的北京城,李焘此举铁定不会讨了好去!
无数人放下手中或许有、或许没有的事儿涌出门外,冒着寒风等在太尉胡同和颐和园之间的路旁,就是要看看今日这个狂妄的将军如何地在重兵的护卫下,耀武扬威地从颐和园回城?又或者是重兵也救不了这悖逆之徒,指不定就在颐和园里被旗军禁卫拿下了呢?那,等来的消息兴许就是颐和园的枪声了?
反正就等着吧,能看到和看不到都等。如此的心思驱使下,在无数张嘴的传播下,大冷天的北京城罕见地出现了比天桥更拥挤人潮。当然,其中不乏一些旗人揣了刀子准备在大街上干掉某人的!只是,他们的胆气在武毅新军的枪口下会不会爆发出来?那还得两说。
街上众口纷纭、人头攒动,大清国海关税务总司赫德大人的私宅客厅里,这个事儿也被东西方不同肤色的人们挂在嘴上。
听到消息地日本全权大臣小村寿太郎、英国公使萨道义不约而同地撒下手中的事儿。提前来到赫德处打听更详细的情况,顺便也在此等候李很可能实现不了的赴会。
作为主人的赫德如此热心本次聚会,也是出于利益。李鸿章这位老朋友去了,谁是赫德在大清国的合作伙伴呢?没了李鸿章的支持,赫德这个税务总司很难混!这不,就在李鸿章故去的第二天,坊间就传言朝廷要收回海关税务大权。
在赫德看来,继承了李鸿章衣钵地李焘如果能任直隶总督。那么自己保留这个位置地可能性就比较大。毕竟淮系之内。除了那个一心染指税务总司地盛宣怀之外。其他人对赫德这个金发碧眼的伙伴还不错。何况,李焘和盛宣怀之间目前并没有多少未来,反而是跟赫德比较靠近的周馥等人在一力辅佐年轻将军。这一次,周馥出面让赫德替李焘约见日英使节,不是示好并继续赫、李友谊的表示是什么呢?
可是,眼看着能把李焘和英国、日本拉在一起了,却出了这么个事儿!此时的赫德能不急嘛!?
眼看着天色渐晚。屋外下人们正忙乎着点亮汽灯,赫德无奈地双手一摊,叹息道:“唉,恐怕我们只能等来这位将军被下狱论处的消息了。唉,老爵相留下的基业就如此地被莽撞地年轻人断送了!”
小村寿太郎微微笑着摇摇头,他手里有一大把李焘的资料,包括一些还不曾与英国准盟友分享的最新情报。
情报分析表明,李焘决计不是一个莽撞的将军!却往往用一些看起来莽撞的手段来解决政治上的难题。去年在天津用兵变吓跑了荣禄。却得了武毅新军成立的果实;今年在北京颐和园又上演了一出兵逼宫禁的戏。李会得到什么呢?
“赫德阁下,我个人认为李焘今晚即便是不能来,也是在颐和园里享受皇家地晚宴。这个年轻人很有头脑。看事很清醒,此举一出,他回锦州地日子就屈指可数了。嗯,盛京将军只有在锦州才是盛京将军,李也只有在锦州才值得我们关注。”说完,小村转向萨道义微微躬身道:“公使阁下,您看呢?”
“东方人的心理真的很难估测,在清国政治人物地研究方面,我完全听从小村阁下的意见。”
萨道义很干脆地没有耍英国绅士爱耍的手段,实际上在前段时间的谈判中,萨道义与小村的私人关系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相对于那些仍然守着东方文化的清国官员来说,西化的日本人更容易打交道一些。
赫德对大清帝国的内外事务可谓了如指掌,对这个帝国的皇家也是颇有见识。反正,冒犯皇家的人肯定没有好下场!因为这是一九零一年年末时的大清国!
“小村阁下过于乐观了。当年李鸿章大人拥有比李焘更强大的实力,也没有做出分毫的冒犯皇家的事情来,这位大人更愿意用一些委婉的手段慢慢地实现政治目标,可……”
“可李焘不同。”小村接住赫德的话头,却说出意思相反的话来:“他继承了淮系衣钵,可是他的思想并非李鸿章的思想。他不是愿意慢腾腾地达到目的的人,而是喜欢雷霆一击,就像在满洲对俄国军队那样。这,兴许就是军人作风了,我倒是非常愿意看到这种作风融入清国的政治中心。”
萨道义见赫德有些发窘,乃耸耸肩道:“我支持小村阁下的看法。赫德先生,总之李焘和朝廷的关系已经恶化,您必须有所打算了。”
“不,不,不!从情理上说不通。”赫德摆手道:“李焘根本就不想留在北京城里,这从他力辞那个新军编练大臣之职中可以看出。他的实力在锦州、在武毅新军,只要他回到锦州,朝廷就不得不改善与他的关系。但愿,那一营的精锐能够把他从颐和园里接出来吧!”
赫德故意漏掉了一句话,那就是“朝廷要改善与盛京将军的关系,就不能不考虑站在盛京将军一边的税务总司的利益。”当然,这个利益关系必须在今晚结成!
“上帝啊,那营兵真的能够丢开这个国度所有人都根深蒂固地忠君思想。去冒犯朝廷的天威,救出他们的将军吗?”
“我的军事助手守田中佐倒是非常关心那营精兵!”小村悠闲地说道:“至于这个国家的忠君思想……嗯,我想在武毅新军中,他们君就是李本人而非朝廷或者是太后。个人崇拜会毁掉一切的旧有秩序和道德观念,赫德先生,您认为在武毅新军中的个人崇拜还不强烈吗?”
赫德对武毅新军着实不太了解,他只是李鸿章调配资源供应武毅新军的一个渠道而已。那些东方军人们地想法,赫德没有半分了解地兴趣。可是。如今正是这些东方军人地想法。决定了赫德本人今后的利益去向。
个曾经积弊丛生、毫无国防可言而屡战屡败的国家里李这么一位人物,又是在清国人接触到海外文化、思想的时节里,战场上的胜利让李焘在军人当中拥有了莫大的声望,在国民,特别是那部分开化后的国民心目中,无疑是英雄。崇拜英雄是不分东方西方地,本人曾经到过欧美国家。法国因为拿破仑和拿破仑法典,确立了如今的民主共和制度;美国因为有华盛顿和林肯,成就了今日的国体;英国有惠灵顿、纳尔逊在军事上战胜了法国,奠定了当今世界第一大国的基础。那,清国的李焘会否成为这样的英雄呢?当然,对日本的利益来说,绝对不希望一个强大的清国出现,李焘今后地路怎么走。将决定这个强大地清国会否出现。因此。本国政府和本人都会对李一举一动格外的关注。”
小村寿太郎面对的是英国人,无论是萨道义还是赫德,他们是日本正在积极争取地盟友。也是日本在东方完全取代清国和俄国的远东势力,成为东方世界在全球的代言人的关键一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和满清朝廷的关系恶化,正是日本人孜孜以求的,这就是小村放出支持李护理直隶消息的根本原因所在。
对这个大清国的所谓政治争斗,小村和日本政府是洞若观火的。此时,正是趁机拉拢李焘,让李焘在失去中央支持时依靠日本支持的良机!一个得罪了朝廷的盛京将军,处在关外如此敏感的战略位置上,面临俄国人的军事威胁,却得不到清国国力的支持,不得已之下,铁定会寻求海外支持!
萨道义点点头表示认同小村的说话,又道:“让武毅新军加入对俄作战,您认为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我是李焘,会按兵不动观望日俄战事,在最佳的时间和地点投入战争,正如惠灵顿勋爵在对拿破仑的战争中那样。”
小村寿太郎不想回答萨道义的这个问题。面对准盟友,并不意味着日本方面将没有保留秘密的权利。忠义军面临的军事处境很难,虽然在峰岭赢得一次胜利,但是并不足以抵消在老爷岭的损失,甚至于打破俄军的优势合围,根据地在日益缩小。这支武毅新军的秘密分支迟早会退无可退地东渡鸭绿江,落在日本控制之下。那时,李焘会改变对日态度的,在日本与俄国开战的时节里,也不得不因为忠义军的加入作战而加入。
“公使阁下,本人认为,通过清国政府影响李焘已经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在没有见到李焘本人并达成官方的协议之前,武毅新军加入日军对俄作战的可能性无从揣测。”
说话间,西边天空最后一点光线都消失了,整个北京城被黑暗笼罩。
一名拖着辫子的仆人在外面轻声道:“赫大人,客人来了。”
客人?李焘!
赫德忙道:“快请,不,我出去迎接。”
“不用了,赫德先生,请恕李焘莽撞。”话音未落,一身戎装李焘就在周馥和贴身护卫金树炳的陪同下出现在客厅门口。他是在向赫府门房表明身份之后,不守礼节地强行跟着那下人进入内院的。
赫德瞪了那仆人一眼,却笑着迎了上去,自然又是一番介绍和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