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期开始,兴许是大明帝国“文化昌盛”到顶点些闲极无聊的理学家们就开始琢磨起在女人的脚上作文章。一个不知道哪个山旮旯里的古老家族的奇特风俗竟然受到他们的赏识,进而冠上礼教的帽子大力推广。以至于后来男人择偶,第一标准就是看脚!这男人进妓院也是玩脚,还恬着脸自称“逐臭之夫”!
唉,变态不独是洋人,古老的华夏民族在社会文化发展进了一个死胡同之后,也造就了大量的变态文人。他们居然还为自己的审美观写下诗词,曰:朱丝宛转垂银蒜,今宵低事抛针线,怪煞大风流,频频撼玉钩。千般轻薄够,可也羞***,渐觉麝兰微,画屏人欲速。
清承明制,女人缠足在清朝也得到了发展,几乎所谓的“官宦人家”、“地方名流”,“书香门第”之女子无不缠足,进而成为风尚,那些地方上的宗族势力更是强令家族女子缠足。
李焘要天足不过是个托词而已。这书寓据说是很高档的,几乎所有的姑娘都是从小买来培养,自然是要缠足的,哪来的天足?
载振终究是主人,李焘的要求尽管很是土豹子,尽管很为难,他还是得将就着问一问。不过,大声开口去问颇丢面子,只能离席出门去找赛老板商量。
他刚一出门,就见四合院的二门处忽忽嚷嚷地涌来一伙子人,其中两人还提了灯笼。灯笼光线中,五云褂和腰刀历历可见。书寓把门的几个汉子跟在侧旁招呼着、求告着,却劝不动这些穿号衣地衙役军汉。同时,站在门口的金树炳紧张地摸出了盒子炮,侧身隐到一根柱头后面。
搅局子的?李焘近日得罪的人太多,莫非这些人听到了消息故意来落面子搅局?这些事儿,以前可是经常发生的!
载振心道:谁敢搅老子的局?于是脸一沉提声道:“瞎眼啦?老子在此开局子……”
“对面可是四爷?”来人听到载振的骂声,出声询问。
听语气不是搅局子的。出了什么事这么急。都找到书寓里来了?
来人快步行到近前。扎马道:“禀四爷,盛京将军李大人可在?出事啦,出事啦,兵部衙门半夜里开班,部堂大人急着找李大人过去商量呢!”
裕德回来了?莫不是要拿啥鸡毛事儿找李焘地麻烦吧?那日李焘在阜阳门可是大大地落了他面子地!
里面地李焘却听了个清楚,正巴不得离开这污浊之地,忙出门道:“出了什么事?我就是李焘!”
兵部衙门里的人也颇有些来过这地方。见李焘那副打扮都觉着好笑却不敢表露出来,还得压低声音回答:“回大人的话,州的淮军闹事,一部分已经开拔向北,要出关去锦州。部堂大人请李大人速速前往兵部计议。”
李焘愣住了,州驻军闹事,要北投武毅新军?肯定是前番的淮练军整备一事的余波!整备折子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却遇上聂老帅过世。毅军马玉昆出任直隶提督兼掌武毅军。又有袁世凯调兵北来就任直隶总督,此种情况下,直隶淮练军和武毅军将领们怎么会服呢?嗯。自己在京城地大闹也变相地给他们壮了胆气啊!
这个事件可大可小,可以引来灾祸也可以加以利用,得,去一趟兵部就裕德的教去,反正还没向部堂大人述职呢。只是,半夜三更的,从这个书寓去兵部,着实有些他娘的不伦不类。
“等等,本将军收拾一下马上去。”
李焘丢下一句话后转身入内,跟两位王爷略略说了一番,却得了两个红帖子,还没来得及细看就揣进怀里出门来,向载振告个罪,带着金树炳随那些人出了书寓,直奔兵部衙门。
大冷天里,裕德从家里赶到兵部衙门,却是额头见汗、面如死灰,背着手在堂里走来走去,不时地向敞开的黑漆漆的门外看一眼。
朝廷失算了!聂士成死了,直隶提督可以由马玉昆接任,可是那武毅军总统却不能一并地赏给马玉昆!武毅军各路将领们不服气啦!在他们心里,武毅军总统官应该从武毅军里出,冯义和乃是当然人选,就是姚良才也成呐!怎么会让豫军系统的毅军帮办马玉昆接掌武毅军呢?
但是,闹事的不是武毅军而是淮军左翼,这一来牵扯得就更大了!大到要将直隶军务重新洗牌才能解决……
老佛爷刚回銮几天功夫就出兵变之事,唉!此时,裕德总觉得后颈子凉飕飕地,好在他反应还是很快地。马玉昆正连夜赶往州镇抚变军,袁世凯也坐夜间的邮政车往北京赶,加上恰好在京的李焘,三个巨头出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是裕德目前能够想到地唯一法子。
明天一早宫里的老佛爷铁定会问,要是兵部拿不出个有效办法来,这兵部尚书也就甭做了!
捏捏褡裢里准备的那张银票,裕德心里实在有些舍不得,可是这血是不得不出!那李焘不仅仅在京城搞事儿,也带来一个叫朱重宇的海派人物,四处鼓吹盛京洋务,跟去年铁良募资同出一辙。李焘缺钱,那就只能用钱来买动他的大驾了!没他出马去解决直隶淮、练军的问题,兵变平息不了,会有更多的部队向北开去,兵部从上到下都交不了差!
四品堂官立泰点头哈腰地引进一人,裕德正要发火,却见来人是穿着团花锦缎长衫子的李焘,又转怒为喜迎上去就是长揖道:“李大帅呐,深夜造次,搅了您的局子,裕德在此先行赔罪,再说来由。请,请里面坐。立泰,上茶,添火盆!”
“朝廷是什么态度?军机处该有训示下来吧?”李焘也不客套,直奔主题,他现在也闹不清楚究竟出了什么事儿,只知道州兵变了,护卫滦州矿务局的淮军左翼部分队伍成营北开。
裕德苦笑道:“李大帅,军机处得明儿一早才有训示下来。那时候。恐怕老佛爷也惊动了。”
“噢……”李焘点点头。向端茶上来地堂官点点头道:“部堂大人,您召李焘来有何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