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芊行至谢老夫人寝间的房门外,廊檐下侍候的女使正待进去禀报,却忽听房中传来说话声:“我看,这崔四郎便甚是不错,虽是旁支,却也是家中嫡子,又是个聪明上进的。”
谢老夫人话音落下,嬷嬷也赞同道:“不枉费老夫人花了那般多心思,竟找到这样一位处处合适的小郎君,这位崔四郎如今十五岁,比五姑娘略大三四岁,待几年后,姑娘与他成婚,结发夫妻,日子定能过得顺心如意……”
谢芊听到房间中传来的谈话声,神色似顿了一下。
廊檐下的女使小心瞧了面前五姑娘一眼,晓得谢老夫人素来讲究规矩,是最忌讳府中未出阁的姑娘听到这些事的。
她心中后怕,因着自己没有及时禀报,教五姑娘听到了这些乌七糟八,腌臜的事,恐怕五姑娘会向谢老夫人告状。
可是偷偷觑了一眼五姑娘,却见她清丽姣好的面容上神色平静,同方才相比并无什么差别,仿佛什么皆不曾听到一般。
女使暗松口气,推开房门,向寝间中笑道:“老夫人,五姑娘过来了。”
谢芊迈过门槛,走进谢老夫人寝间,面上带着温柔莞尔的笑意,一如往常的模样。
几日后。
蝉鸣阵阵,这会子正是晌午时分,日头正盛。
谢芊躲着太阳,与身后女使顺着茂盛树荫走,可尽管如此,主仆几人还是出了一身汗。
听闻父亲今日休沐,谢芊起了个大清早,亲手做了羹汤,冒着晌午毒辣日头送到前院书房。
她这般做,果然教政.事繁忙的谢行之,也在百忙中抽出空来,允了她让侍从通传的禀报。
走进书房,凉浸浸的室温教谢芊轻轻打了个寒颤。
想到疏离冷漠,心思深沉难测的父亲,与自己过会子要做的事,要说的话,谢芊只觉掩于袖间的手轻颤起来。
她缓缓将手指紧攥成拳,提着食盒的手指,指节泛白。
走进金丝檀木屏风后的内间,谢芊垂首,向坐在上首的谢行之曲膝行礼道:“芊娘见过父亲。”
案前的谢行之顿了顿手中紫毫,让她起身。
谢芊提着手中食盒,乖顺行至谢行之身后,将食盒放在案上打开,怯怯笑了一下:“这几日天气炎热,父亲政事辛劳,芊娘特意做了这降火汤来,期盼能解父亲疲惫。”
将降火汤盛到天青色瓷碗里,清香鲜甜的香气扑鼻而来,澄澈汤色映衬着瓷釉,色香味俱全。
见谢行之舀了一勺汤送入口中,谢芊目光中隐隐有些期待:“父亲,怎么样?”
谢行之望她一眼,颔首赞道:“你做得甚好。”
听到谢行之这般说,谢芊眼眉弯弯,好似忽然想起来一般道:“阿娘也说,芊娘做的羹汤汤鲜味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