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全身大汗淋漓。张嫣白嫩的皮肤红润欲滴。张嫣叹了口气道:“那就好,万一待会去延祺宫没力气了,红娘会怪我。”张凡眼角狠狠抽搐了两下。啥玩意儿?她还想老子去延祺宫去?卧槽!呵!女人!“陛下不必陪我了,快去找红娘吧。”张嫣转身走回屋子里,那修长曼妙的身姿,白嫩如玉的皮肤。空气中到处都飘逸着张嫣的香味,还有荷尔蒙的味道。张凡进去穿好衣服,道:“我真的走了?”“快去吧。”“不是,我怎么感觉我成了……”看着皇帝像个小孩子一样,张嫣忍不住笑起来:“没有没有,陛下这不是要雨露均沾么?”张凡抬起眉头笑起来:“行,听你的。”他穿完衣服,就去了延祺宫。红娘正在专心致志读《孙子兵法》,看见张凡来了,假装咳嗽两声,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张公子,你还好么?”“好得很。”张凡挺起胸膛走进来,但长裙下的左腿突然抖了一下。第二日一大早,张凡从延祺宫出来,走到乾清宫的时候,扶着墙道:“王承恩,去给朕准备点早膳,快!”“是!”待准备完早膳之后,崇祯开始批阅奏疏。他突然翻到一本奏疏,竟然是弹劾郑芝龙的!是都察院监察御史的弹劾奏疏!内容是关于数个月前,那43出私人矿产一事。监察御史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弹劾郑芝龙?此事不是已经过去了么?崇祯放在一边,并未放在心里,留中待发便是了。他又翻阅了几本,竟然也是弹劾郑芝龙的!而且也是关于那43处私人矿产的!第754章 背后的人“方正化。”“奴婢在。”“去将杨所修叫来见朕。”“是。”不多时,都御史杨所修便到了乾清宫。“臣参见陛下。”“将这些奏疏拿给杨大人看看。”王承恩拿起八份弹劾郑芝龙的奏疏,走下去,给杨所修。杨所修一脸懵逼,但还是老老实实接过来。看到第一封,就心中大吃了一惊,不过他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望下去,心里越看越吃惊。“这些人弹劾郑芝龙,你可知道?”“昨天,有福建的文书送到都察院,臣看过,是关于弹劾南安公的。”杨所修非常淡定,“但是臣认为,此事尚需再核查,所以并未奏疏上来。”现在大明的官场司法已经初步完善。有都察院,廉政督察总府,刑部,大理寺,四法并行。廉政督察总府在北京和南京各设一衙门,北京廉政督察总府总督察为李自成,南京廉政督察总府总督察为曹程。各地又分社督察局,直到县,而在甲里这里乡镇,还设有督察所。这一条垂直的司法,归属朝廷直接管理。各地官府无权插手廉政督察府的编制。北京还设有都察院,这是大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整出来的,专门监察官员。都察院在地方上设置各道监察御史。但是张凡已经将司法权分开。廉政督察总府有调查权,而无立案权。都察院有立案权,而无调查权。例如福建泉州发生贪污之事,由廉政督察总府的人调查,而由监察御史审核立案,将立案结果呈递省府监察审批。若是级别足够高,则要呈递到北京,由北京都察院做审理,最后都御史如果审核通过,再呈递给皇帝做圣裁。前提是级别要足够高,至少是四品以上的官员。如果是四品以下的官员,则不必经过皇帝,都御史盖章后就可以直接立案,交给大理寺公开审理,最后入狱刑部。例如崇祯现在手里拿的这份奏疏,其实就是牵扯到级别过高,由泉州送过来的,交给北京都察院。不过,为了弹性反贪,牵制都御史权柄过大,副都御史在遇到地方上呈递上来的案子的时候,如果都御史不赞同,则可以视情况直接呈递给皇帝。若是其他官员要举报此事,皆可通过都察院将弹劾奏疏呈递上来。这就相当于将司法完全从内阁和吏部剥离出来了,对行政才有监督的作用。这才有了现在崇祯手里这些绕开杨所修,呈递上来的弹劾奏疏。杨所修当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弹劾郑芝龙。他是最会看皇帝脸色的,郑芝龙刚立了大功,皇帝又刚重赏郑芝龙。现在搞事情,不是作死么?但是现在弹奏的奏疏上来了,而且还是八封,而且还是绕开了杨所修。崇祯沉默片刻道:“说说你的看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