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京兆府公厨,便没有休息的份。前些日子答应好了要做团年宴,最后被李策以肉汤揪面片糊弄过去,这几日的糊弄也是不少。该说不说,倒是给吟风省下了不少预算。她得了李策和陆司簿的首肯,准备大张旗鼓地在两日后补上一顿席面来。这二十来天陆司簿也已经吃腻李策的老招式,吟风这个提议正中他下怀,只可惜……吟风同陆司簿商议着席面所用的花费,说上两句他便走神半晌,害得吟风将珍珠丸子这项菜式的用料重复了三道,陆司簿依旧没能听明白。“陆司簿?是这道菜有何不妥吗?”陆司簿擦拭着额角的汗,许久,才终于说出了其中的难处。“小风姑娘选的菜式向来是不会错的,”他又是一叹,“只可惜,正月十五复印开朝后,六部立了许多新规矩,这其中一处改动有关礼部的精膳清吏司。”吟风听得懵懂:“什么是精膳清吏司?”陆司簿细致解释道:“这皇城里分内廷和外廷,譬如圣上、皇后这些贵人的饮食是由内廷的御膳房掌管。而这外廷主要就是就是六部、九寺,他们各部衙门虽说都设有公厨,但这些正是归礼部精膳清吏司管理。”“那这与京兆府有何关联?”京兆府并不属于六部、九寺,就连衙门所设的位置都离皇城有些距离。陆司簿继续说道:“本来是跟咱们无关的,只是现下刚刚改立规矩,说包括京兆府、国子监、少府监等等的衙门,都得由精膳清吏司管着。”“食材、供料、品级规制等等都得由礼部决定。以后我们就不可与西市的菜肉铺子来往了,就连这掌勺之人……恐也要换成精膳清吏司派来的吏厨和厨役。”陆司簿说着便哭丧起脸:“我这司簿一职常常要去鸿胪寺来往,也吃过鸿胪寺公厨做的饭。明明菜肉俱全,却硬是食不下咽,难吃至极啊……”陆司簿的话当真如一桶冰水倾倒在了头顶,吟风顿时失了心力,尤看着手里的菜品单焦灼起来。她只得强装起镇定:“他们准备何时接管公厨?”“正月二十。”吟风恨恨咬着牙。正月二十,正是她想补上团年宴席的日子。作者有话说:嗷呜,更新了~第46章 碎雪滚肉丸两日过得飞快, 纵使有了精膳清吏司这座大山挡在前面,也没能拦住吟风想要补偿他们一顿团年宴的心愿。听说了消息的衙役们也欢天喜地,只盼着这一日的公堂莫要出什么大案子才好。许是他们心诚则灵, 也或是才刚过完年,四处都太平着, 对比在公厨忙得热火朝天的吟风, 公堂里候着的孙亮简直称得上无所事事。席面的预备工作是从昨日夜间就开始的。要做八道凉菜、八道热菜, 不仅荤素参半, 各地风味也得齐聚一堂。按照她一贯的风格, 这席面里须包含有西北的豪迈爽朗和江南的温婉含蓄, 更少不了岭南的精巧丰富。这样做,亦是为了照顾大家的家乡胃。赵士谦是岭南人,吟风为他准备了一道竹笋炆花腩。挑选上乘笋干,提前一夜水发。花腩切片,佐以去腥的姜片, 用大火煸出焦褐色的肥油, 再以油水浸润笋干。岭南菜的调味清淡, 只需稍稍放些酱油提味即可。爆炒过后,再将火候变换至微火慢炆,约莫一刻之后, 笋干便会吸饱花腩的汤汁,花腩肉片外焦里嫩,入口酥烂又带着笋干特有的风味。曹功温若云原籍是鱼米之乡的江南,吟风便为他备了一道赛蟹羹。既是赛蟹羹, 食材里头便没有一丝螃蟹相关, 却能做出比蟹肉还要引人入胜的味道。诀窍就是用小河虾与鱼骨炒制出鲜香的红油, 再加水烧开烹入碾碎的鱼茸, 随意切些耳丝、笋丝作为点缀。最后用藕粉调出芡水,混进汤中。藕粉调出的芡极为清透,仿若琉璃浮在上头。除了他们几个,京兆府多数衙役官差们都是京兆附近的,口味偏向西北,吟风免不了多准备几道。重头戏是葫芦鸡,吟风一口气买了十只三黄鸡。先将去腥料与鸡肉清煮,炖至汤色金亮,再以原汤加入卤料、细盐、糖饴和酱油一同蒸制。蒸好的鸡肉已经足够浓郁入味,但最后一步裹粉油炸,才是葫芦鸡的灵魂。做好的葫芦鸡表皮酥脆,内里汤汁满溢。鸡骨头烂在嘴里嘬一嘬,那余味都能再下半碗稻米饭。做葫芦鸡剩的鸡肉高汤,正好可以用来炒制蔬菜,也算是与东市那价格高昂的“盐酪不须添”齐名了。席面上的尾汤,则是选了奶汤锅子鱼。选用鲜活的小鲫鱼煎至两面金黄,鱼汤要想浓白似牛乳,到这一步最好是加烧开的热水。不需久煮,汤色很快浓白。除此之外,吟风还私心添了道楚地的蒸菜,珍珠丸子,亦是她自己最喜欢的一道年菜。猪肉、鱼肉,再加上吟风好不容易才买到的从南方跋涉运送来的晚水荸荠,一起剁碎混合。利用虎口挤成果子大小的肉丸。末了,在泡过水的糯米中滚上一圈,嫩粉色的肉馅裹了层米,正像那蚌中珍珠。许是今年冬日见多了雪景,吟风倒觉得比起珍珠,它更像是在碎雪里滚了一圈。反正自己做得也不全然正宗,便擅自改了菜名,起了个碎雪滚肉丸。蒸好的肉丸入口即化,软嫩至极。以往都是吟风做给家中牙口不好的长辈讨喜用的。今年做来,只当是讨个好兆头了。她想着那礼部的精膳清吏司定是来者不善,也不指望能平和相处,只希望能少些干戈。也不知这精膳清吏司的吏厨准备何时驾临,李策和陈娘子只能同吟风一边提心吊胆地等着,一边忙碌备菜事宜。日头西落,除去需要现炒的热菜,其余各色菜品俱已备齐,只等着衙役们下值。陈娘子将腊味合蒸摆弄地整整齐齐,打量着日头:“这都快要下值了,礼部的吏厨怎么还不见人影?”李策也满脸郁闷:“该不是陆司簿记错了吧?”这公厨向来是李策做主的,吟风和陈娘子手艺再好,也从未敢越俎代庖。可这礼部来的吏厨就不一样了,官职加身的庖厨,必然一下子就能取代他在京兆府打下的江山。李策愁得眼圈都黑了。正说着,公厨小院外便有了动静。领路的衙役端着副笑面,“您就是礼部来的吏厨啊?这边请……”这小衙役客气完,便远远朝公厨里头使了个眼色。吟风收到讯号,也立刻扯出笑容,一路相迎。这吏厨约莫三十出头的模样,腆着犹如怀胎九月的肚子大摇大摆,真乃肥头大耳,满面油光。跟在吏厨后头的,是他带来的两名厨役,都是十五六岁尚未长开的少年郎。若单看,最多算清瘦。与那吏厨走在一处,倒像是瘦骨嶙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