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1 / 1)

('况且区区知州而已,又不是什么世家豪门、阁老重臣,纵然有心,可提得动吗?反倒是如果任由王德发胡作非为,一旦养大胃口惹出民怨、走漏风声,就是结结实实的政绩黑点。且不说衙门那边如何,师家好味的买卖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师雁行亲自下了帖子,请郑平安和当日帮忙的衙役们择日吃席。这就是结交底层衙役的好处了。他们虽然不是官,但在现实生活中,权力的可操作空间非常大。如果昨天来的是不相熟的衙役,对方可能二话不说直接命她们关了铺子,甚至还可能拿人。但现在呢?都好好的数钱呢!郑平安带头回信儿,说事儿应该没有什么大事儿。只是现在风波未定,吃席还得过些日子。师雁行马上又拿出提前封好的几个红封,托郑平安转交。“本来刚煮了一大锅烧鸡,稀烂喷香,骨头都酥了,汁水也丰沛,可提在手里太显眼了些,不如钱来的低调又实用。”所谓的交情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有来有往处出来的。说的俗一点,就是钱,就是好处。只有好处到位了,交情起来了,才能有资格谈情分。郑平安应了,笑道:“他们不便前来,我倒可以先替他们尝尝。”反正他跟师雁行的关系世人皆知,几乎天天都来,进来吃只烧鸡而已,不算什么。那烧鸡果然下了大功夫,高汤锅里煮了几个时辰,端的骨酥肉烂,一整条鸡腿进嘴,连点渣都不剩,骨头都能嚼烂了咽下去。五公县人爱吃鸡鱼,偏鸡皮内肥油又多,原本郑平安早腻了的,可今儿竟空口吃了一整只烧鸡,仍觉得意犹未尽。师雁行笑道:“怎么样,不难吃吧?”郑平安冲她比了个大拇指,又压低声音道:“听说今儿王德发被苏大人当众斥责……”师雁行眼睛一亮,“事发了吗?”郑平安点头,“八、九不离十,听说离开的时候,那王德发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师雁行又问了细节,想起今天去送烧鸡时秦夫人的暗示,觉得这事还挺有意思。虽然训斥时打着办差不利的名头,但哪有这么巧的事儿?不过借题发挥罢了。是苏北海真的如此公正吗?未必。他今天发的这十分火气,恐怕有八分是因为下面的官员背着自己搞龌龊。搞就搞吧,偏偏还让人拿捏住,传出去不是打他的脸吗?第75章 事了名, 或利,或是荣耀,抑或是为本地百姓谋福祉,任何一位官员都必定要谋求其中一种或几种。师雁行深信, 没有不能被收买的人。如果不能, 一定是某方面没给够。通过与郑平安的深入交流, 师雁行简单总结了苏北海此人的特性:渴求更高的权力,但为人谨慎, 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挡诱惑。同样是谨慎, 苏北海可比孙良才高级多了。后者说好听了是谨慎小心,说难听点就是胆小怕事畏畏缩缩, 不敢承担任何风险, 不敢接受任何挑战。这样的人可能一辈子遇不到什么波折, 但相应的,也没什么大前途。照现在看来, 做到县丞就到头了。师雁行也明白这一点,所以遇事后直接就去找了孙母和秦夫人。毕竟孙良才可能拒绝自己, 却不能违背亲娘的意愿。但这么一来,迄今为止的人情就算扯平了, 而孙良才也会有所警惕,再遇到事情绝不会像这次这么简单。所以师雁行想攻克苏北海。一来苏北海毕竟是本地最高行政长官, 且至少会在这里再待三年;二来, 他有野心,有能力,有高升的可能,他想要名, 想要政绩, 她就给他名,给他政绩!师雁行想押宝,想在可碰触到的官场范围内押宝。如果顺利,五公县会成为她的根据地和退路,苏北海也会成为第一位政治盟友。郑平安看出师雁行的意图,一度欲言又止。师雁行就笑,“你想说收买苏北海的价格很高,我现在出不起,对不对?”嗨,大侄女太聪明了,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反而让郑平安更不好意思。但他了解师雁行的性子,所以干干脆脆承认了。“是。”苏北海不是不能被收买,而是现在的价格太高,哪怕师雁行倾家荡产也付不起。而他又不稀罕小恩小惠,也不馋那一两口吃的,在郑平安看来,现在的师雁行完全没有敲开苏北海那扇门的资本。但郑平安不知道的是,师雁行早就试过了。所以这次,她换了个方法。王德发的奸计没得逞,自己又在众同僚面前丢了面子,这已经算是很好的结局了。江茴有点忿忿不平,“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万一他怀恨在心,以后伺机报复怎么办?能不能想法子把他弄走?”师雁行乐不可支,“你如今对我的盲目信任有点可怕。”一县主簿官阶虽不高,但好歹也是朝廷任命,是货真价实的“朝廷命官”,但凡师雁行有左右朝廷用人的能量,还卖什么卤肉啊!早去弄权了!但经此一役,想必王德发也会收敛一段时间,只要师雁行能尽快拿下苏北海这条线,王德发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江茴莞尔,“可在我看来,你就是很厉害,好像,好像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不过,”江茴想到现实问题,“苏大人家的门都进不去,要如何拉拢呢?”师雁行歪头一笑,转身拎起正练字的鱼阵,举起来做了几次抛接,逗得小姑娘嗷嗷直叫。很简单,我不就山,山就我。既然进不去苏北海家的门,那让苏北海出来不就行了?几天后,江茴就见识到了师雁行“山就我”的法子。四月初十一大早,五公县城南二街上突然出现了一队人,穿红戴绿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往县衙去了。打头的是母女三个,前头还有两人抬着盖了红布的匾,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不年不节的,突然这样热闹,几乎引了半座城的百姓来看,将个县衙大门口围堵得水泄不通。众衙役见也不像是要闹事,不便驱逐,只拉了人墙,又火速进去通知苏北海。“大人,外头来了一伙百姓,说是要献匾呢!”献匾?别说底下的官吏,就连苏北海自己都有些茫然。我干什么了?谁献匾?当场就有官员奉承,“大人公务繁忙,每日勤恳,做过的公道不知凡几,恐怕自己都记不清,可瞧瞧,百姓们心里都明镜儿似的,这不就来了?”献匾好啊,这是会被直接写入述职折子,能直接算作政绩的。多来几次,升迁有望。没有任何一个官员不喜欢。苏北海难得露了笑模样,对众人道:“不过本分罢了。左右闹成这样,你我也办不得差,走,都去瞧瞧。”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