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唐书》的记载第二位杨妃曾经是李世民的同母弟弟李元吉的王妃,在李元吉死后被李世民强取豪夺纳入了宫中。】李渊点头,看来他还有个儿子叫李元吉,这个名字不好,等下一并改了。继续往前走,走出去一半忽然停下,小调也卡在了喉咙里。——等会儿,天幕是不是说他家老二抢了小儿子的王妃???该死的!怎么能抢弟弟的女人?喜欢什么女人你直说啊,阿耶还能不给你安排?!算了算了,儿女都是债。一个女人而已,到时候直接赐给世民当妾,就不安排她先嫁给元吉当王妃了,回头给元吉挑媳妇的时候挑一个更好。李渊的一腔慈父心肠被当皇帝的惊天馅饼彻底激发了出来,直接进入了宝贝儿子要啥给啥的阶段。但是唐高祖时期的李元吉,就没有那么冷静了。“李世民!你欺人太甚!”李元吉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顾不得自己现在正身处在皇宫中,与父亲兄长一起观看天幕。他气得呼哧呼哧直喘粗气,冲着李世民怒目而视。别的他都忍了,什么李世民会当皇帝、李世民皇帝干得很好,这些都不要紧。反正现在天幕泄露了未来,相信他们肯定能有所防备,不让李世民再次得逞。可是这回这个这个真的忍不了!自己一死,王妃就被二哥抢入后宫,怎么,他李元吉就是个乌龟王八蛋?被怒瞪的当事人面上不动声色,背地里却尴尬地悄悄脚趾抠地。啊这个……未来唐太宗做的事情,关他秦王什么事?反正他不认。李世民厚着脸皮摆出一副光棍姿态。要是李元吉不依不饶的话,大不了明天就找机会发动政变,赶紧上位拉倒。李元吉一看他这态度更来气了,当时就想冲过去打人,还是李建成及时拦住了他:“冷静!阿耶看着呢!”李元吉只好虎目含泪地望向上首的李渊:“求阿耶做主!”李渊干咳一声,决定打圆场。做主是不可能做主的,这事儿现在又没发生?你那时候人都死了,怎么还不许妻子改嫁呢?主要还是李渊拿不准自家二儿子到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万一是自己晚年改了主意直接传位给对方,那李世民就是他的正经接班人。接班人干得好,他这个当爹的脸上多有光啊。而且自己会改变主意,说明老二对自己孝顺,后续表现良好,也没威胁到他的皇位。至于老二是不是造反了……李渊眼神飘忽了一下,心想那样的话就更不能收拾老二了。不然给人刺激狠了当场发动兵变,他李渊岂不是要提前下台?李渊可不傻,他平时打压二儿子都是有依仗的。如今李世民被天幕断言是千古名君,外头多的是人想要从龙之功,对方一造反肯定群情响应。现在已经不是他李渊想干嘛就干嘛的时候了,他这个当老子的也得看儿子的脸色啊!李元吉不可置信地看向和稀泥的阿耶,总算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没有以后了,他们大势已去。就在李元吉失魂落魄,天幕大喘气:【众所周知,《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一样,里面编撰了很多虚假的记载,刻意抹黑了包括李世民在内好多人的形象。】【这两本史书相比之下不如《旧唐书》权威性高,而在《旧唐书》中则完全没有提到过李元吉的王妃是这位杨氏。所以杨氏大概率和李元吉无关,只是单纯的后妃之一罢了。】刚刚发过火的李元吉:……所、所以是他错怪李世民了?好尴尬啊。高祖位面的李世民:还好还好,还好未来的朕没那么丧心病狂。太宗位面的李世民则十分郁闷。你都知道是编的还往外瞎说!还朕的清白啊!天幕不痛不痒,继续讲述:【除了上述两位杨家表妹外,李世民的后宫中还有丧夫带女的韦贵妃和韦贵妃的堂姐妹韦昭容。】刚刚因为弟妹是假瓜而失望的吃瓜群众们重新支棱了起来:哦???李世民怎么这么喜欢姐妹双飛?有两个表妹不满足,还要再来两个?刺激!而且,这回的料总是真的了吧?李世民:喂喂喂!姐妹一起纳怎么了?汉成帝还有飞燕合德呢!【当然,比起杀了李世民的幼弟还掘了李家祖坟的阴世师之女阴妃,以上几人都不算什么了。】还沉浸在当皇帝的美梦中的李渊惊得差点跳起来:阴!世!师!你不得好死!刨人祖坟,天打雷劈!李渊磨着牙开始琢磨起怎么暗戳戳把阴世师弄死。这件事不能大张旗鼓地做,不然会暴露他就是那个李家的人。【以上这些都是正史上比较有名的记载,接下来我们说说野史。】嗯?还有野史?这个可以!吃瓜群众纷纷大呼过瘾,他们就爱看野史。李世民:……李世民还以为天幕只会提真实的后宫众妃,没想到居然还有野史。这就没处说理去了。正史的毕竟是他确实做过的事情,但野史……这锅他可不背。说书人才不管他,上来就给王炸:【野史里最出名的那位,便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这个名字一出,从隋末到唐初的所有君臣都沉默了。隋炀帝本人大为震惊:“朕的皇后?!”萧皇后比他还震惊:“可是李二郎比我小了足足三十岁啊!”【萧皇后从辈分上来说,是李世民的婶婶。而且从隋炀帝女杨妃那边论的话,她还是李世民的丈母娘。】刘彻闻言颇为好奇:“莫非萧皇后和隋炀帝是老夫少妻?”然而说书人告诉他:【萧皇后还比李世民大了整整三十岁,二人有机会长期相处时,萧皇后已然年逾六十。】刘彻第一次被惊到了。后世皇帝玩得也太花了吧?六十岁都下得去口?!不对,这是野史。刘彻回过味来,这个野史肯定是假的。哪有人真的会喜欢六十多岁的长辈,一听就不靠谱。这谁编的啊?太重口味了。【萧皇后和李世民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明清朝时期,后来清朝人写了一本叫《隋唐演义》的小说,将故事歪曲得更加离奇,这段虚构的风流轶事就彻底传开了。】李世民:…………李世民捂了捂心口,别让他知道那本隋唐演义是谁写的!“耶耶,你心口疼吗?”李承乾见情况不对,连忙放下看到一半的三国演义,担忧地追问道。李世民坚强地微笑:“耶耶没事,耶耶就是有点困了。”困了为什么捂心口?耶耶骗人。李承乾看破不说破,心里猜测一定是天幕说了什么气人的东西。他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可惜自己帮不上耶耶,只能乖乖坐在一边不添乱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