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御前争论
皇帝去了慈宁宫。
当叶长生从宫门的禁卫军嘴里听到这个消息时,不由得愣了很久,脑子里始终纠结着一个念头——慈宁宫后贞顺门内的那口井,兴许就是这位皇帝陛下心灵的归宿了吧?
从内心里,参谋总长对皇帝并没有一丁点儿的恶感,甚至可以说是在同情之余还有一些敬佩的成分。显然,皇帝对他的爱妃是颇有情义的,京城里的老百姓对此更是传诵得绘声绘色,把皇帝形容成一个天生的情种,当然,他是专一的,而非多情。也许,已经在老百姓的嘴里变成仙女的珍妃也会为此欣慰吧?
“总长,是我们去慈宁宫还是派人请驾来此?”
“少川先生,还是我们去拜见皇帝吧!”叶长生说着却没有移步,他看见宫门外行来三人,当先一人穿着黑色的燕尾服,头戴同色的礼帽,胳膊肘里还夹了一根文明棍,仔细一看,却是年轻的总理大臣载沣!后面两位,一个是穿着德国海军军服,却挂着国防军陆军中将肩章,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海军大臣载涛;另一位则是军帽上镶了一圈红色的禁卫军军务大臣铁良,他的手中托着一个朱漆盘子,盘子盖着明黄色的锦缎,却看不见锦缎之下究竟放着什么物事。
“总长!”载沣远远地招呼了一声,停步、揭帽、微微鞠躬,动作洋派之极,等叶长生立正回礼后,他笑着走到近前,又道:“总长和唐大臣真有锦州之风,行事果断快捷,载沣来迟一步,惭愧。”
叶长生朝正向自己行礼的载涛、铁良二人点点头,直面载沣,微笑道:“总理大臣客气了,陛下此时身在慈宁宫,我们这就去吧。”
“呃……”载沣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又很快消逝,他摇摇头向铁良递了眼色道:“还是着人去请吧,在那里,皇帝也没什么心思谈事儿。宝臣,劳烦去禀明陛下,大臣们在上书房恭候圣驾。”
铁良双手托着那个盘子,随引路的禁卫军匆匆离去。
叶长生敏锐地从载沣脸上捕捉到那一闪而过的失望和不满。他能体会到载沣的心情,在李焘的强势军威之下,更化改制已经是势在必行,今天总理大臣如此穿着正是这个原因。想来,他也颇不情愿丢下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吧?想来,他是希望皇帝能够振作一点,强势一点,那么总理大臣和那些亲贵们也有了主心骨,才敢于祭起“忠君”的法宝,与李焘、叶长生等人分庭抗礼。可惜,皇帝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啊!
载涛见冷了场,忙道:“各位大臣也快到了,总长、总理,不如我们去承启处小坐片刻?”
几人边走边谈,很快就定下海军派员前往德国接收舰船和聘请早已脱离军界、寓居上海的严复老先生为海军总顾问官的事儿。不多时,赵尔巽、朱其琛、张之洞、伍廷芳、袁世凯等人也接踵而至,承启处顿时热闹起来,众人议论纷纷,焦点就在于日俄开战上。这边尚未谈出个结果,那边铁良遣人传报:“皇帝陛下已经移驾上书房。”
端坐于龙座之上的光绪更瘦了,甚至比刚出瀛台那阵子更瘦了一些。两眼无神、神态淡漠,对大臣们奏禀多是聊聊数语不着边际的话应付过去,最后,这些事还是落到载沣和叶长生两人头上。
“陛下,日俄交恶,我国与俄国又宣战在先,因此日人频频要求我国与其结盟,联军攻击俄国。而俄人则在口木军登陆仁川、我13师扼守奉天截断铁路的压力下,一方面向我国提出罢兵言和的建议,一方面向奉天方向增援3个完整建制师和1个精锐旅,其欧洲军团也在向远东紧急调遣。为此,外交大臣正在与各国公使团紧急磋商。臣与总理大臣、外交副大臣等商议后,认为我仅有战力的东北军团,无论帮助日俄,都将引起另一方的不满,在日俄两军尚未正面接触之前,必然成其全力进攻的目标!如东北军团因此受到重创,则战后的局面将无法控制,日、俄无论何方战胜,都将实际地霸占我东北。总参谋部的意见是——撤出奉天,举手辽河以西,保持中立,待机而动。如此,则日俄力竭之时,就是匡复东北之机!”
光绪抬了抬困倦的眼皮,目光在载沣的脸上停留了片刻,又转向载涛等人,最后落在叶长生的脸上。他失望了,矛盾了,困惑了……载沣兄弟显然没有把握到军权,在战和大计上,还在跟着李焘和叶长生等人走,唉,兄弟俩在军队里的根基终究是浅薄了许多!那么,该如何回答叶长生的话呢?是放弃削弱东北军团还是放弃匡复东北的机会?一个是威胁皇权的军阀,一个是祖宗的龙兴之地,难以抉择啊!这个李焘,为何要把这等问题推给自己这面子皇帝呢?他难道就不怕在御前会议上形成决议,让其继续战争?!他难道真的是严格按照立宪准备会议搞出来的什么规程,把战和大计的决定权留给了皇帝?!那么,对俄宣战时,他又那么的强硬和霸道呢?
搞不懂!真搞不懂!
“外交副大臣的意思呢?”光绪知道,这次御前会议是故意把外交大臣老庆给排除在外了。
唐绍仪拿出一个文本,双手捧着,朗声道:“臣以为,总参谋部根据时势判断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陛下,这是外交部草拟的中立宣言,请御览圣裁!”说完,唐绍仪趋前几步,将文本放在光绪的龙案上。
伍廷芳趁机出声:“陛下,日俄两国在我国土之上行争霸之战,实乃中国之奇耻大辱!然为匡复国土之大计,我国不得不强忍之,也不得不为匡复积极准备之。臣以为,欲图匡复,必先整理国体,国本巩固方能调集资财、人力厉行建军,强军在手,方能在日俄两国兵疲力竭之时有所作为,达成匡复之意图。所谓整理国体,乃是在法理之基础上明确君主立宪的民主政体。民主者,民意也、民权也、民生也!民意、民权如何表达?国会之召开势在必行!如今各省代表已经抵达京城,国会召开之期暂定为八月十日,陛下当亲临国会宣谕天下百姓,以示推行立宪民主,效法东洋更化改制、维新图强之决心!”
赵尔巽有些失礼地不等光绪回应伍廷芳,就大声道:“海军部呈解德造舰船余款及接收费用共计新币八百六十二万余元,折银八百零七万两。”